第138章(1 / 2)

“院子里已经有人在帮忙晒书,按道理,应该不再需要我和狐狸。”叶展道,“可是您并没有赶我们走。”

老先生朗声大笑。

经叶展提醒,唐凌云也从另一个细节联想到老先生的身份。

他在木箱中堆放的书籍大都是史部,而且他拿书,都要先在袖口擦擦手心,对书的爱惜程度可见一斑。

“七月日头最毒,宜晒书,且晒书当摆长案,好过委屈挤在这箱内。实在事出不凑巧,要行长路,再不趁日子晒晒,接下来的雨季,里头这些老家伙,怕是要熬不过去了。”老先生自顾说道。

“他说的这些话,是不是在暗喻什么?”叶展私下问唐凌云。

“你也听出来了?”

“……谢谢你。”

“先生为何想见我?”时间紧张,唐凌云直接向老者发问。

“赤狐读史?”老先生不答反问。

“读过一些。”

“我宋臣瞧不起汉唐,要帝王效仿尧舜,赤狐怎么看?”

“晚辈年幼,学识浅薄,恐怕不能”

“我朝有位晏殊,十四岁中进士,已能博古论今,赤狐既已读过史,当能说出一二,何必自谦。”

“宋朝那么多文人,也就晏殊一个神童啊。”唐凌云小声反驳道。

这时,小厮又搬了一箱书出来,老先生不再为难小狐狸,一边给小厮让出搬运通道,一边说:“朝廷近来许多争论,实在聒噪,与你有关的传言最多,把一只狐狸说得神乎其神,动辄大宋存亡,我想寻个清净,这才托伊川先生找了你来。”

“先生要去洛阳?”

“四月动身。”

唐凌云想了想,道:“方才先生说宋臣瞧不起汉唐,要效仿尧舜,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个观点有其合理之处。”

“哦?”

“尧舜是明君,帝王之楷模,臣子要君王效仿贤德,无可厚非。”

“尧舜治下与宋之形势完全不同,何以摒弃前朝方略,舍近求远去往千年前求治国之法。”老者道,“愚见!”

“晚辈并非这个意思。”见老者面色大变,唐凌云怕他误会,连忙解释道:“我读宋史,研究不深,只是受家父影响,浅读过诸多观点,我觉得效仿尧舜有理,也觉得从前朝得失中寻找经验同样有理。王安石因熙宁变法失利,从朝野到民间,树敌众多,去世后,曾经的政敌评价他,‘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晚辈喜欢大宋,就是喜欢臣子之间的和而不同。”

叶展不知道唐凌云用了什么高招,他注意到老先生原本严厉的表情在转瞬间松弛下来。

“这些没用的话记得倒是清楚。”老先生说。

“晚辈愚钝,只会死记硬背。”

“令尊博学,教女有方。”

“先生过奖。您知道家父?”

“开封城里知道令尊的,恐怕不止我一个。”

“您说的是赤狐的父亲啊。等等,赤狐的父亲?”

老先生沉默,看上去不打算再回答唐凌云的疑问。

果然,他紧接着说:“真正有识之士,不会将个人成败推诸于一只狐狸。往往是奸佞宵小之辈,自身才识不够,便道怪力乱神。今日晒书任务,你已圆满完成。”

老先生话音一落,系统浮层紧随其后弹出:

完成洛阳亲友(壹)任务,队伍积分+10

唐凌云脑中关于狐狸爸爸的念头还没转完,乍见任务完成的提示,一时说不上来的懵然。

“这是系列任务,还有支线。”叶展道。

他的提醒来得及时,顿使唐凌云从庞杂念头里抽离出来,连忙又问白须老人:“请教先生,洛阳亲友任务可还有贰?”

“有壹自然有贰。”

“晚辈愿意为您跑一趟。”

“你愿意,我可不愿意。”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