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的哭声死死地压回喉间。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子。
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母同胞的兄长,在知晓自己身份时,会是这种反应,他不是同她一样期盼着彼此吗?
二十二年前,陆游园上京游学,求学白家。彼时的白相宜是盛京颇负盛名的才女,自及笄后,上门求亲之人不知凡几。但心高气傲的白相宜谁都看不上,一直到陆游园以一副画上门求娶。
画如其人,陆游园的画让白相宜一眼认定这是一个高洁的君子,为其才情倾倒,义无反顾的嫁给了陆游园随他同去祁县。
两人倒也是过了一段琴瑟和鸣的日子的,如果这样的日子继续下去,那白相宜不可以说是不幸福的,只是在白相宜怀孕后,一切都变了。
彼时白相宜怀有六个月的身孕,而找上门来的陈娘肚子甚至比她还大,她哭着祈求白相宜,给她个容身之处,她腹中胎儿已经五个月,她的父亲不会容许自己的女儿未婚先孕,丢人现眼。
心高气傲的白相宜接受不了自己的丈夫是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事实,只带了贴身丫鬟搬去了城外的庵堂带发修行,陆游园起先去过庵堂寻白相宜,但是在那陈娘早产后便不再来了。
比白相宜晚怀孕一个月的陈娘在白相宜生产之前便产下了一子,陆游园派人来带过话,希望白相宜将那孩子养在膝下,给那个无名无份的男孩一个嫡子的身份。
当晚,白相宜产下一子。
在庵堂生子的白相宜,身边仅有一个不知人事的丫鬟,她什么忙也帮不上,只能哭着看着白相宜挣扎在死亡线上,九死一生。
诞下幼子后命丫鬟将儿子带回白家,坦言她再也不回陆家,若是陆游园执意让她抚养那陈娘的儿子,那便将那小孩儿送往庵堂,她必定待那孩儿如亲子。
陆游园只当白相宜依然是大小姐脾气,怀恋二人琴瑟和鸣的日子,不懂知书达理的大小姐为什么成了这般模样,苦求原谅不得,一气之下将白相宜之子送往盛京白家,只道他陆家没有家教,教不得风光霁月的白家大小姐的亲儿子。原以为白家会来劝劝自己的女儿,哪曾想白家接纳了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自此陆白两家亲家结仇。
这个被送往白家的婴儿被白家家主白雁回取名为白采萧。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白相宜在庵堂一住便是三年,直到一回陆游园酒后来庵堂寻她,此后白相宜便怀上了陆清焰,自知在佛门禁地做出不受清规戒律之事的白相宜无脸再呆在庵堂中,搬回了陆家。
陆清焰的出生没有缓和白相宜与陆游园之间的关系,彼时陈娘的儿子陆成蹊三岁,陆游园强硬的将他送到了白相宜院中,希望白相宜好好抚养他的长子。
自庵堂归家的白相宜郁结在心,在陆清焰八岁那年一病不起,而后自缢。
彼时她已经无法起身,所以她只能把自己吊死在床沿上,用自己的体重,以及极强的决心。
白相宜死了,留给陆清焰一块龙凤佩与一句话:“若活不下去了,便去五羊城,找洛安,他会庇护你。”
母亲的如此决绝的死亡,给八岁的陆清焰造成极大的冲击。
母亲死了,陈娘进门后,陆清焰才知晓那个自小疼爱自己的哥哥陆成蹊原来不是母亲之子,在身穿孝服的陆清焰被陈娘命人拖到西厢房,不让她给白相宜守灵时,陆成蹊只是沉默的站在一旁,什么都不曾说。
陆清焰孤立无援,没有人是她的盖世英雄。
八岁的陆清焰在母亲死后从天堂坠入地狱,父亲的忽视,继母的苛待,下人的刁难,让陆清焰将希望转移到了那个素昧谋面的兄长身上。陆清焰不知道盛京白家是何等风光,自己的兄长是哪般模样。
但她自小看到母亲拿着那绣有采萧二字的香囊暗自垂泪,陆清焰觉得,母亲这般思念的兄长,定然是会将她们母女挂念在心上,而非像陆游园陆成蹊父子二人,人走茶凉,任凭陆清焰在西厢房苦苦挣扎。
陆清焰盼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