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人眼睁睁看着一个小娘子,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起自己的婚姻大事,还自己做主要退亲,毫无廉耻,不守半点规矩,如同五雷轰顶,气地说不出话来。

赵鸾鸾看何嫱要发怒,让王静则退到身后,抢先开口。

“何娘子,四姑娘才堪堪十三岁,她说的话直白呛人,不好听,也是情理之中。若要怪,只怪当年天杀的盗匪,抢走我儿,只怪她活的坎坷,是被一介商户抚养长大。我听得懂谢家的意思,这婚事作罢,此事就了了算了,何必闹得谁都下不来台。”

王老夫人被这一番闹得心口疼,她没想到,赵氏会如此胆大,要退亲,猛地一拍桌子,呵斥道。

“赵氏,你闭嘴!”

随后看向谢老夫人,解释道,“老姐妹,我这孙媳爱女心切,糊涂了。但她说的有一句话是对的,万家那娃娃亲怕是有隐情,我会立刻派人去往广陵郡,此事必定会给谢家一个交代。”

何嫱当然是不愿意的,今日若是不能退亲,怕就是真的退不得了。方才,她才恨得想与赵鸾鸾闹个鱼死网破,如今又庆幸这个女人是个不懂事的,既然是已说了百般看不上谢家,要退亲,那自然顺其自然,退了它。

可没等她说,一直在身边默不作声的谢书玉突然站了出来。

一身月白色文人圆领大襟衫,浓蓝色鞶带束紧衣衫,坐时看不出,站起时,才发觉这人很高,虽然是个人人皆知的文士,但到底年轻,也有些鲜衣怒马的不羁之态。

他走到堂中,面向两位老夫人,谨慎行礼,态度开朗,话音清明。

“老夫人所言甚是,母亲与太婆本以为是四姑娘定了亲,不想耽误,不知竟是有闲人在其中搅浑,如此必要查明隐情,还此事一个真相。晚辈一直崇敬老太师与公公的情同手足之谊,谢家与王家的婚事结秦晋之好,是桩美事,自当始终如一。”

第14章 解不掉 谢书玉50%丨王家50%

此言一出,谢老夫人瞧了自己这孙子一眼,有些讶异,但她见得事多了,又对这孙子有着一二了解,是以并未说话。

何嫱倒想阻止,只是王老夫人却不想理她,细细观察了这个初出茅庐的谢家小子,笑地慈爱,“是个落落大方的,谢太傅有个好后生。”

方筝眼看着,原本的亲事转了一圈又回去,心情有些绷不住了,想让老夫人再替她说说话。可是已经到这个局面,老夫人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没瞧上就是没瞧上,谢家这孙子不是池鱼,日后要娶的必然是个家世背景极好的,如今王家里,不也就是一个王颐之,偏偏还只有一个女儿。四姑娘胎投的好,那也是没办法。

可是被认为捡了个便宜的王静则,却是一万个不愿意,她见这一屋子的人都不说话,实在是坐不住了,脱口而出。

“这亲事我不要。”

粟氏眼神一转,心道:乐子来了。这四姑娘一直不是个省心的,怕是赵氏得被自己这个半路女儿给气死。

“凭什么你说成就成,不成就不成。”王静则见谢书玉看她,半点也不怵,甚至还抬高了脸,大大的眼睛里情绪分明,“我不是摊子上的物件,你们方才如何态度,我听的清清楚楚,我也就告诉你,我王静则是做不好什么贤良淑女的,跟你们谢家是,那话怎么说来着…,对,路不同不为谋。我阿娘都被我气的撒手不管了,你们就别做什么青天白日梦了。”

赵鸾鸾默默听着,只觉这话虽然说的粗鲁,但是却直白。无论从哪里看,王静则与谢书玉都是两个世界的人,且一个人是永远无法改变另一个人的。若此时能分开,避免剧情,是最好的结局。

既都说到这,王静则也什么都不怕了,想什么就说什么,“谢郎君,我也与你坦白说了,方才换亲你们不肯,如今又想继续这婚事,无非是看不上我二伯,又舍不得我那厉害的父亲,只是,你们绝是想多了,我父亲那人,一心政事,什么情啊,爱啊,他都没有,就算我是她女儿,那也没用,他只关心他自己,只关心王家,我都排不上,你们谢家缠上来,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