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头轻轻靠林静松肩膀, 像正和他注视着这幅画一样。这条走廊盛着他在?看不见时,反复回忆的东西。

再往前走,前方是?在?一盏盏灯下静立的画, 光线仍然昏暗朦胧,他们像在?迷蒙的海雾之中?跋涉, 而每一幅灯光下的画,都像一个个站台。

后面的画林静松开始熟悉,他在?第四幅画时认识郑千玉,那正是?郑千玉在?教室里画的。

上面是?一场窗外的倾盆大雨, 被雨水浇打的树叶有?一种亮而轻盈的绿色,这使它在?暴雨之中?并不显得孱弱,而像正在?享受。雨水越过窗台,在?上面溅起水雾。这幅画呈现了?一种旺盛的生命力。

这是?林静松从大雨中?抢夺下来的画,是?他没有?让它淋湿。太过巧合的是?, 因?为?那是?一个多雨季节,郑千玉也画了?一场大雨,像一个他会与林静松发生交集的预言。

下面依旧贴着年份,那是?他们十五岁的时候。

“这是?我们认识的时候,很谢谢你没有?让它淋湿。”郑千玉在?黑暗中?道?,“那个时候你就远比你所想的要温柔,只是?你一直不愿意承认。”

林静松:“当时我认为?自我评价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

现在?他可以坦诚面对一切。

郑千玉和他继续往前走,离开了?十五岁相?识的大雨,他像感到有?趣一样轻快地笑,道?:“冷酷得很可爱。”

林静松感到被偏爱,只有?郑千玉会觉得这样的自己还?算好。

从十五岁一年开始,郑千玉保存下来的画变多了?。这几?年他不断地上课、练习,进步飞快,几?乎每一幅画都能看到巨大的进步。郑千玉不断地尝试新的画法,希望在?这些尝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恋爱、集训、高考和大学。

集训的画是?一个屹立在?大雪之中?的教室,外面是?雪夜,纷纷扬扬的雪花落下,积成厚厚的雪地。除了?这间空教室,周围什么都没有?,显得孤零零的。但教室里亮着光,几?乎可以让林静松想象到他在?里面画画的场景。

那是?一个极冷的冬天,不过并没有?下雪,郑千玉曾经突然回来见林静松,那是?林静松永生难忘的夜晚。像生活会随机应验一个人的思念,从此动摇他对命运这件事的印象。

另外一幅画是?粉调的夕阳,那是?一种比现实?更绚丽、梦幻的颜色,郑千玉用了?非常多色彩来描绘它,粉色、粉紫色、紫色,过渡到从天空顶部洇下的深蓝夜幕,这是?一场美到不真?实?的日落。它并非郑千玉亲眼所见的场景,而是?那一天,郑千玉真?正拥有?的心情?。

他和林静松在?一起了?,林静松吻了?他。是?郑千玉人生第一次的吻。

他将这种心情?,这样的记忆付诸颜色和笔触,郑千玉并不画真?实?的吻,深深触过他灵魂的东西,郑千玉采用一种更含蓄的表达。

观看这幅画的人,仅仅是?欣赏风景也好,忆起自己看过相?似的夕阳也好,亦或想到一种同样的爱的体验也好,都是?正确的解读。只是?,林静松的答案对于作者本人是?特别的。

不用郑千玉告诉,林静松也知道?郑千玉这幅画描绘着什么。这很奇妙,林静松以前对隐喻几?乎不敏感,联想的能力也较为?匮乏,这种立刻就能读懂一幅画的感受,好像郑千玉站在?他身旁,让渡给他魔法。

“你突然亲我,吓了?我一跳。”

郑千玉没有?解释很多,说出来是?没头没尾的话,但他知道?林静松正处于和他一样的回忆之中?。

这是眼睛看不见也能确认的事情?。

“我没有?想太多,而且你已经说了喜欢我。”林静松顿了?顿,“当然,你的语义也可能是?别的喜欢,同学、朋友……但我不想要这种。”

郑千玉的语气有?些无奈:“你亲我的时候可没有一点犹豫。”

林静松:“我觉得无论你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