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用光影和色彩去体现?当他开始塑形颜料,已经完全顾此失彼,这?幅画也早早难以入目了。

林静松在画板上不甚熟练地描摹,他知道自己没有画画的天赋,体会它的过程,感受其艰难,是林静松收获的全部。

“不管如何,我不应该这?样说你。”郑千玉离开了林静松身边,走到稍远处,有些疏离了。

“你说得对,我确实……”

“下周有个?画展,不知道你……”

两个?人同时开口?,又?同时截住了话头。

林静松想说“我确实别有用心”,话没说完,抬眼看?郑千玉,他的神情?有些阴郁,却尽力微笑了。

四个?字被含回喉头,林静松最终没说出来。他凭借一种本能,察觉出郑千玉现在无法听这?些。

当他太?快太?急地去攥一团云雾,只会加速它的消散。

郑千玉显然?是听到了,但打断之后,他非常自然?地略过这?一句重要?的话。空气?又?重新安静下来,郑千玉说:“克里姆特的作品展,在K11,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他补充道:“我‘看?’展览的介绍,有很多可以互动的装置,不单单是看?画,挺有趣的。”

郑千玉在转移话题了,他不得不这?样。

郑千玉以前和前男友逛过画展。他的前任站在画前,郑千玉知道他的心是牛嚼牡丹,但因为长得太?好,静立在那里,沉思或出神,怎么看?都像似有所感。

他们走过一束束安静的灯光,先看?画,再看?名称、作者?和年份。有一些画的画面和名字无法直接联系在一起,郑千玉便向他解释,那可能是一种思想,那也许是一种心情?。

艺术史是郑千玉的必修课。行至画前,免去看?标签,眼睛只要?接收到画面,他就知道这?是何人、何时何地所做。艺术作品往往脱离不了时代背景和作者?经历,走进画展,那不仅仅是一幅幅画,而是一些时代的切片,一段段人生。

而不了解这?些画背后的时代和故事,也同样可以欣赏它们。了解与不了解所带来的感受没有高低之分,因为对美的理解是共通的,这?其中迸发的感想也多种多样,都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