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个展览有一些互动?装置,但其实不是?很多,也大都以视觉为主,和郑千玉没什么关?系。

不过,由于郑千玉对克里姆特实在太过喜爱,一想到自己正身处于他?的?主题空间之中?,他?还是?感到一种灵魂上的?安适。

克里姆特是?一个精神很丰盛的?画家,他?不仅热爱自然之美?,更善于捕捉人性与情感之美?,他?是?郑千玉在画画这件事?上的?精神导师。

在郑千玉一幅幅认识、解读克里姆特的?画之后,他?更觉得克里姆特像他?的?朋友。因为他?在百年之前的?用色、落笔和表达主旨,都可以让百年之后的?郑千玉数次产生强烈的?共鸣,并为之振奋,想要不停地画下去,将自己对爱与美?的?感受以这种形式留在这个世界上。

在叶森轻声的?提示中?,他?们踱过《金鱼》《达娜厄》《莎乐美?》,还有《满足》。

《满足》是?克里姆特很有名的?一幅画,也是?郑千玉很喜爱的?。它?的?原画其实是?一处壁画,画了一对恋人正在拥抱的?景象,他?们紧紧依偎在一起,只有头部的?轮廓是?鲜明的?,其余部分都淹没在一堆绚丽多彩而?闪闪发光的?奇特纹样之中?。

叶森告诉他?,展览为《满足》做了一个大型的?装置,是?无数由一根根绳子串起的?各色闪片,从高高的?吊顶上垂下来,组成了《满足》的?画面。

这些闪片相触时会发出轻响,并不吵闹,而?像恋人拥抱时的?低低絮语。

郑千玉凭借叶森的?描述想象出画面,在《满足》的?装置下站了好一会儿。

郑千玉听到有女孩儿的?声音在讨论:“你说他?们抱着是?因为要分开,还是?久别重逢?”

她的?朋友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郑千玉听得微微笑,他?低声问?叶森:“你觉得呢?”

叶森思考了一会儿,答:“是?重逢。”

郑千玉:“为什么?”

叶森:“如果是?分开,我会用很灰的?颜色,这幅画颜色很多。”

郑千玉觉得叶森其实不算一个很没有艺术天赋的?人,起码他?现在表达出一种对感情的?色彩倾向,这很像小孩,也很直观。

显然叶森也想知道?郑千玉的?看法,他?没有直接问?出口?,只是?在回答他?的?时候轻轻捏他?的?手?背。

“我觉得是?分别。”郑千玉道?。

“在分别时拥抱,他?们回忆起之前的?时光,在这一瞬间迸发出来,所以会有很多颜色。”

对画的?理解是?很主观的?,毕竟绝大多数画家都不会特地解释作品的?用意。所以观众的?每一种理解都很平等,不分孰对孰错。

不过显然叶森不是?十?分认同郑千玉的?这种解读,他?牵紧了郑千玉,默默把他?带离了《满足》的?装置前。

《阿特湖》的?装置也做得很不错,有轻轻的?、柔和的?水潮涌动?的?声音。据叶森描述,场地做了较大的?投影,将阿特湖的?画面用光投在地面和墙面上,配合一些波动?的?效果,营造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感觉。

“叶森,你给我拍一张照吧。”

他?们站在投影的?边缘之中?,就像站在湖边上,郑千玉轻声对他?提出这个要求。

于是?林静松很慢又很小心?地牵他?到地面和墙的?交接,也是?湖的?中?央,那些湖光正好打在他?的?身上。

郑千玉脱了外套给林静松拿着,又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林静松后退到湖边,拿起手?机来给郑千玉拍照。

他?看着取景框里的?郑千玉,他?小小的?,远远的?在湖心?之中?,看向镜头,以及镜头后的?林静松。

在按下拍摄的?这一刻,林静松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痛楚,因为画面里的?郑千玉看上去漂亮、健康,隐藏了痛苦。这完全就像他?们从未分开的?恋爱之中?一次寻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