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2 / 2)

一切都是夏琳做的,虽然没有证据,但看到几位卡塞尔小姐又开始上演这种戏码,还是会心疼人。毕竟夏琳·卡塞尔前段时间才晕倒过,一直没有好起来。

这回还被怀疑了好几天,日子也不好过。

同样看报的律师们翻着《晨邮报》,他们空闲的时候也会聚在一起讨论《一个故事》。

这其中老伯爵到底是怎么死的,夏琳·卡塞尔又是怎么让继承人父子闹到这个程度的,大家都很感兴趣。

如果说《一个故事》前面几个月的连载只是引起大家好奇心的话,那么现在社交季到来,出现在伦敦的上流社会人士越来越多,这个故事已经成为了很多人见面就要聊起来的话题。

一句话,《一个故事》火了!

《泰晤士报》、《记事晨报》等等其他报社,都邀请了有名的评论家来对还在连载中的《一个故事》进行详细的解读。

伊莉莎看着报纸上面逐字逐句的解释,她感觉回到了以前学古文古诗词的那时候。

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真有那么准吗?反正伊莉莎自己知道,至少目前这些报纸上说的,和她当初的想法没几个能重合上。更多的,都是强加上去的。

放下报纸,伊莉莎看向窗外。来到伦敦这些天,她最喜欢看窗外的景色。

窗外的不远处就是波特曼广场,平时大家进出广场很多都要从这里经过,所以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马车。

伊莉莎还看到过几起马车碰擦纠纷,有解决快的,也有最后闹起来的。闹起来的那一场,她整整看了半小时。

她没看到事情发生的经过,等她看到的时候,送货马车的双方已经动手打起来。尽管听不清那么远距离的说话声,但那些动手的动作,她都记了下来。

可能用不到,可能会用到,记下来总是没错的。

伊莉莎随身带着活页笔记本,她自己做的,她会把每天记下来的事情再分类归档。从去年到现在,也有快三本了。《一(rbQw)个案件》写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翻翻,回忆一下当时记下来的场景。

目前《一个案件》有点卡住了,她不是很满意夏琳自己为自己辩护的那场面。

成为杀害王室公主的嫌疑人后,她肯定不想死。然而这和最初她在人前的人设不太相符。在人前,夏琳是受害者,是个可怜人,可这回伊莉莎把人写得有点能说会道的感觉。

刚写完会觉得挺爽快,但就是不对!

夏琳·卡塞尔应该是隐藏在背后的,她总以猎物的形象出现。所以该改还是要改,推翻重来也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