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2)

当收到那份信的时候,伊莉莎还有点不敢相信。

她以为乔治亚娜最初表现得那样情真意切,至少她不是主动要抛弃她的。后来她的婚姻稳定下来,她就来南希尔庄园找她了。

接下去的接触中,两人渐渐熟悉,也慢慢磨合,相处得还算不错。嗯,估计这个不错只是伊莉莎单方面认为。

等玛丽再一次从伦敦结束社交季回来后,她从她那里听到了乔治亚娜被社交圈排斥的消息。再结合那一封信,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呢?

她有气,可以理解,可为什么要选她来做这个受气包?!

或许乔治亚娜也意识到这封信不对了,所以很快,她就补了一封过来。然而信中的说辞太找补了,也太心急了,看得出来她有点慌。

到这里,伊莉莎已经调整好了情绪。虽然有点遗憾,不过她不是什么放不下的人。本来就是半路母女,能成最好。不能成,她也不强求。

那封信,伊莉莎没有回信。乔治亚娜后来又写了几封过来,还让哈里奥出面了,但伊莉莎都没有回。

裂痕已经出现,重新拼回去的东西不会是原样的,没意思。隔上两个月,伊莉莎才将回信写好,连带着那些裙子、帽子、鞋子等等一堆东西,她全部让人送了回去。

有些不能用的,她也用自己的稿费折了现。

后来的时间里,那边没有人来,也再没有一封信到。伊莉莎知道,一切都结束了。

这样也好,她就待在南希尔庄园里,不用再担心国王,不用再看谁的面子忍受什么。

“玛丽,你不用担心我。在她没有出现的前六年,我还不是一样好好的。”至少玛丽还是玛丽,并不会因为又多了一个小约翰而忘记她。

玛丽只是觉得可惜,两人毕竟是母女。伊莉莎是个很好相处的人,要让她下定决心断了关系的,这很不容易。

可已经这样了,她也找不到话说。

(SZjp)

一转眼,两年就这么过去。伊莉莎没再去过伦敦,她这回同样不会去。

期间,《一个案件》和《一场婚礼》照常出版,还是委托的《晨邮报》来做中间人。从头到尾,她都不用出面。

在南希尔庄园的日子里,写写故事,逗逗弟弟们,这样的日子平静而又快乐,有什么不好吗?非要惊心动魄的,不是伊莉莎的爱好。

写完《一场婚礼》后,夏琳的故事就暂时告一段落。因为之后要涉及她和卡帕多西亚先生之间的感情,伊莉莎准备放放再写。至少放五年吧,五年以后她十四岁了。就算以后被人挖出来,也不会太离谱,顶多就是十四岁女孩理解的爱情理想化一点。

不写夏琳了,总还要写别的。

看着已经能自己读报的六岁的威廉,和旁边还坐得歪歪扭扭的乔治,伊莉莎决定写个以他们为模板的故事。年代就放在遥远的两百年以后吧,都不用费脑子想背景了,直接可以照搬。

两百年后的英格兰同样阶级分明,但科技却快速发展。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接受基础教育,可完成基础教育的人却不一定能养活自己。于是,竞技运动产生了。

威廉和乔治是一对双胞胎,他们的父母是流水线的工人,只能供得起两兄弟读完基础教育。之后要没有意外,两兄弟也会在未来成为流水线的工人之二。

伊莉莎将未来的场景描绘了一遍,有些不该出现的,再一一删去。

威廉和乔治跟着父母住在城市的边缘,那里的房价便宜,只需要收入的一半。他们平时上学,需要走上好长一段路才能坐到公共巴士。

“伊莉莎伊莉莎”

艾拉的叫声依旧很有穿透力,伊莉莎放下笔回过头去,却看见她身后还跟着一个人。那是一个陌生的男孩,她很确定自己没见过对方。

既然是陌生人,伊莉莎当然要站起来。

“艾拉,什么事?”

“伊莉莎,这位是卡文迪许先生,他说他是来找你的。”艾拉认识卡文迪许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