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挑着担子路过的老汉,壮着胆子排在了队伍的最后。

他们不敢跟人打听事情的真伪,只小心翼翼的观望着买到第一份瑕疵布的妇人。

见对方手中的布料又密实又软,而且比寻常的布料还宽了几寸,都眼含盼望的看着前方,希望也能有自己的一份。

与此同时,眼含盼望的还有一人,正是满面红光的户部老尚书。

只要想到即将入库的那批银两,他便激动的浑身发颤,他终于不用卖着老脸出去化缘了。

回首一想,像他这么窝囊的尚书大人也是难得一见,也不怪之前朝中官员对户部避之不及。

如今国库充盈,那群老狐狸和小崽子们又舔了脸凑上来。

想在他这里分一杯羹,呸美的他们,想从他手里扣走银子,也不看看他答不答应。

户部侍郎看着老大人忽明忽暗的脸色,心里有些惴惴。

今早他吃了吴大人两个包子,不会被大人发现了吧?

他是真的冤枉,最近各部大人一见他们户部的官员,就跟闻到肉味的狗,撵都撵不走。

谁能想到吴大人那么无赖,让礼部下面的两个小官抓着他,硬往他嘴里塞包子啊。

一个包子一千两,整整两千两啊!够他吃多少包子了,不对…关键是他该怎么和老大人说礼部司要支银子这件事啊!

笑眯眯看着前方兵士的尚书大人可不知道自己下属的烦恼,如今他的眼中只有那一个个冒着金光的木箱子。

殊不知,几日后带着下属拦人的无赖做派却变成了户部。

这还要从之前白洛溪决定组建花炮局说起。

因为涉及到建造,当时便把花炮局设在了工部之下。

可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花炮局竟有如此大的收益。

单单临近节前一个月,花炮局收益便有十几万两,偏偏工部尚书将这笔银钱看的牢固,上书要拿这笔银钱用于治理河道。

户部怎会同意,对于老尚书来说,一个铜板都得先入国库让他听个响,更何况是十几万两白银。

出了月子的白洛溪便发现,她不过休朝了两个月,怎么下面的朝臣都变得跟泼妇似的,瞧瞧扯头花的那副架势,简直让她没眼看!

第119章 君臣较量

朝中虽吵的热闹,但谁也不敢私下伸出手去碰那些银两。

尤其随着皇后娘娘的一道抄家圣旨,朝中就连拌嘴的声音都消失了。

当消失了一个月的闵文远再度归朝,百官才知这家伙是出去密查丰饶县的县令。

而被抄家的正是这位远在千里之外的县令。

大朝会,白洛溪看着手中的那一长串的查抄文书,习惯性的眯了眯眼。

无怪人家都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只是小小的一县主官,竟查抄出几万之数的黄金白银。

这还不算那些土地、商铺和成箱的金银珠宝。

即使她没有去过丰饶县,也能想象出那里的百姓在过什么样的日子。

丰饶、丰饶,乃是丰裕、富饶之意,多么讽刺的名字。

此次若不是阿娘和太后来信,还不知那里的百姓还要被压迫到何时!

再环顾下面的众官员,她却突然粲然一笑,贪吧…她突然觉得抄家是件挺有趣的事。

此次大朝会,明明皇后娘娘什么话都没说,但文武百官却齐齐觉得菊花一紧,总觉得有股不详的预感。

尤其是心里有鬼的人,心里更是七上八下,要知道丰饶县距都城千里之外,皇后娘娘是如何得知贪墨之事。

而接下来,大大小小的降爵、抄家之举更是让百官如见了猫的老鼠。

外面的百姓如何载歌载舞,官员们便如何的战战兢兢。

好在皇后娘娘的抄家兴致止在了宫宴的前半个月,让朝中百官终于放心的过了个安心年。

也是此刻众官员才明白,之前的皇后娘娘手段温和不是她身为妇人的短视,而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