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章 媒婆

春末夏初,绿意盎然。

临水镇,长西街石桥头,姜家甜汤铺子。

姜家大儿媳柳絮端了碗甜汤给金媒婆。

金媒婆将人从头看到脚,心内想道:果然生的标致,怪不得小叔子为她打死了人。

姜母黄氏看金媒婆的眼神有些气恼,因她来做媒不好发脾气,道:“二郎的婚事可有眉目了?”

金媒婆回过神,“不错,横二街的货郎昨儿找的我,说要给他妹子说门亲,只要身子健全,人品什么,高矮胖瘦都不挑,彩礼给个十两就行。”

黄氏一听,气得站起来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金媒婆骂:“好你个金媒婆,我是听说你口碑好,不乱搭桥牵线才找的你,你也太不厚道了,张货郎那妹子是什么货色?就说与我家二郎?”

金媒婆道:“你也别气,你不想想,你家二郎是什么样?好人家的小娘子可愿意嫁?张货郎的妹子还是清白身,配你家二郎够够的。”

黄氏快气死了,她家二郎怎么了?一个八尺男儿,既能养家糊口,又懂事孝顺,就因打死了个该死的人,就该被人这么埋汰?

想起往事,黄氏气得直捶胸口。

五年前,姜大郎意外去世,姜家的重担一下子落到姜二郎姜河的头上,那时姜家经营着祖传卖豆腐的生意,不想姜河接手生意后是一日比一日差。

为了维持生计,姜河便挑着担子走街串巷。

家里豆腐坊交由继母黄氏和嫂子柳絮顾着,一日黄氏病了,柳氏在铺子前照看生意。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难免遇到那些地痞流氓出言调戏,甚至有胆大的光天化日之下动起手脚。

姜河卖完豆腐回家,就遇上了。

看到嫂子被人欺负,姜河拿起扁担就往流氓的身上招呼,气愤之下也没收着力,就将一人打死了。

出了人命,自然闹到县太爷那里去。

幸好县太爷是个好官,得知前因后果,依据本朝律例,钱大等人调戏妇女在先,处以杖刑,流放等处罚。

钱大已死,免于处罚。

姜河护嫂在后,失手将人打死,情有可原,罚一年的徒刑。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了结了,可不知怎么的就传出些流言。

说姜河对嫂子心存不轨之心,看到嫂子被人调戏,出手才会这么狠,再加上柳絮长的秀美,这下子传的有鼻子有眼的。

虽说大家对地痞流氓恨之入骨,但人死怨消。

现在大家只记得姜河打死人,一下子,这说亲的避之不及。

黄氏托了各路媒人帮忙说项,要么不是正经人家的姑娘,要么是带孩子的寡妇,要么是有缺陷的。

这次金媒婆介绍的张货郎妹子,是早些年卖给刘员外家,前段时间被扒了衣服赶出来,说是在主家不老实,想爬刘员外的床,这才被正头娘子赶出来。

也就是正头娘子厚道,没打死没发卖了,只是赶了出来。

黄氏心道:就这等货色说给我家二郎,我呸!

金媒婆继续道:“上回说的王猎户的闺女,人脸上只是长了个痦子,你们嫌弃不要,这次张货郎那妹子长得可标志了,你跟二郎说说,说不准他就看上了。”

黄氏噎得说不出话来,上回那王猎户的闺女是只长了一个痦子?那是半张脸黑着,且年长二郎七岁,这是嫁不出的老闺女,什么好的烂的都想说给她家二郎。

姜河虽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但这孩子是她养大的,什么性子,她最是清楚,张货郎妹子就是个大美人,姜河也不会多看一眼,更别说娶她了。

金媒婆:“这什么锅配什么盖,二郎还想娶天仙不成,这事你们考虑考虑,要是愿意,就让人给我递个话。”

黄氏道:“这事不用考虑,这两孩子不合适。”

金媒婆鼻子哼哼几声,这姜家的喜钱真难挣,跑腿的辛苦钱总得吃回来,遂将那碗甜汤喝的干净。

临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