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着女儿苦着一张脸,又瞥见严冬妙,心里一活跃就知道怎么回事。

回去后她让人一打听,就知道严冬妙是个不要脸的,之前是觊觎自己好友的未婚夫,现在上赶着要给人当妾室。

王夫人做事是个狠厉的,不然王员外七八房小妾也不会被她治得服服帖帖。

她差人让媒婆去严家提亲,又去信给娘家的表弟。

王夫人的表弟已有三十八岁,娶过两门妻子,皆是病逝。

现家里有三儿二女,大女儿大儿子都到成婚的年纪,他正想再娶一个回来操持这些事。

听说王夫人给他介绍个二九年华小娘子,自然是满意的。

这不媒婆就上门提亲了,王夫人的表弟年纪虽大了些,不过家里有些钱,嫁过去可就是当少奶奶的命。

严父严母觉得女儿拖到这个年纪,有人肯娶就不错了,而且对方还真是不错,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

严冬妙闹着要给谢延做妾,严父打了女儿一巴掌,让她不要痴心妄想,要是谢延对她有心,就不会等到现在还没来提亲。

更不可能娶了王幼宜,而且做妾是什么好事吗?她不要面子,他们还要脸,让街坊四邻知道他们送女儿去给人家做妾,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

严冬妙不过半月的时间就把婚事定下来,严父不准她再出门,一心让她在家待嫁。

谢母知道严冬妙许了人家,背后骂几句。

之后想给儿子下眼药,挑剔王幼宜种种不是,只是事情往往朝她想象不到的方向发展。

一连几次倒是把自己给气病了。

王夫人趁着谢母病倒,提议女儿女婿搬去王幼宜的嫁妆宅子居住,理由非常好, 谢家离衙门太远,谢延每日来回耽搁时间。

而且谢家屋子太小了只有三间屋子,等王幼宜怀上孩子,就没地方住人了。

谢延在平和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了。

城东多是商铺闹市,太过吵闹,不宜居住。

谢母一听儿媳的宅子是三进的院子,立马答应下来。

却没想到王夫人有后招在等着她:“亲家,院子还没整理好,昨儿我才叫仆人收拾出来一间屋子,你这过去也没地方站脚,更何况你还病着,外面天寒地冻的,这一去的再受凉就不好了,等你病好再搬过去也不迟。”

王夫人又留下两个老婆子伺候谢母,安排面面俱到,谢母说一句出来,她能有十句来反驳她,叫谢母挑不出错处来。

王幼宜早想搬了,这会儿眼巴巴看着谢延,怕他不答应。

谢延想着妻子和母亲天天闹,分开几天也是好的,至于母亲这里他每天回来看一次。

王夫人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谢家这处地方小的可怜,等搬去女儿的院子,安排她的人。

谢母要想给女儿立规矩,或是有什么歪心思,她有的是法子治她。

至于现在就让她先病个十天半个月的。

.

一转眼到了腊月,这时候做腌肉腌菜最好了。

柳絮今天上早市买了半只猪的五花肉,几只猪蹄,还有一大块猪板油,说是要做腌肉。

温楹说留一刀五花,要烤肉卷饼吃。

柳絮给她切了一块最好的,肥瘦相间,一层瘦一层肥的,数下来有五层花色,是真正的五花肉。

柳絮手脚麻利,将五花肉切成四指宽的肉块,下锅焯水撇去浮沫。

又抓些香料放小布袋里,再放些葱姜,再加上她自制的酱料,加几勺盐,就开始卤上了。

做腌肉还要用到猪油,柳絮将猪板油切小块炼油,幸好家里当初重新修缮,温楹让姜姑父砌了两口大铁锅。

一口锅卤肉一口锅炼油。

柳絮添了几把柴,灶膛里火霹雳霹雳响。

温楹在院子里搭了烤架,家里还有几个玉米,顺便烤玉米吃,已经有几年没吃过烤玉米了,怪想念的。

柳絮那边肉卤着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