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县令哦地一声,早知他对家里的妻子十分敬爱,没想到连取名字这种事也由妻子来。

若是大户人家,嫡长孙自然是要由长辈、家中族老商量着来,寻常百姓家则由丈夫取名。

“叫做什么?”

姜河作揖:“小儿生的巧,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家中娘子便给他取名重阳。”

郑县令点头:“这名字颇有些意思。”

长随把礼物递给姜河:“姜捕头收着,这是我家大人的一点心意。”

姜河拜谢。

给郑县令送完喜蛋,姜河又往其他几处送了,谢延桌上也放了两个。

谢延:“姜捕头恭喜。”

姜河:“大人同喜。”

谢延的妻子王幼宜也有三个月的身孕,王家财大气粗,王幼宜孕满三个月的时候,王家先是给寺庙佛祖镀金身,后在街上施粥半月。

乞求能生个文曲星。

谢延脸色讪讪,他也劝过岳父岳母不要搞这么大,可这两位说是给妻子肚中的孩儿祈福。

他劝说无果也就随之而去,他其实也劝说过把这些钱放修建水利上。

可岳父岳母说:“你弄水利是好事,我们给佛祖镀金身,施粥也是善事,这天下善事总不能只做一样吧?”

谢延也给姜河送了份礼,这是王幼宜准备的,她听说姜河救过谢延的命,说什么这份礼也要她来准备。

姜河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

第127 章 满月

姜河回了刑房,大家都围上来,纷纷向他贺喜,都是一群大老粗,也没几个娶娘子。

贺礼什么的也不会买,直接掏钱最方便了。

一人掏十几个子也算意思一下。

姜河都收下了,说改日请他们去春元楼吃一顿,至于儿子满月酒只请了家中亲戚,也没想办大。

小豆子满月这日,温楹娘家那边来了赵秀月一家。

姜河这边亲戚就多了些,姜姑母一家,姜桃儿一家,还有林舅舅。

不过舅母杨氏与杨继武没来。

几家的亲戚孩子也多,孩子一多感觉整个屋都快掀了, 一个个小猴子似跑进跑出。

挨个要来看小豆子,发现他只会躺在那里,偶尔动动小手踢踢小脚,觉得无趣, 又一窝蜂地跑了。

赵筠已经十三岁了,不跟他们一起玩,看着小床上的小豆子,道:“阿姐,我能不能抱抱?”

温楹抱起来递给她,赵筠小心翼翼接过去,小豆子刚吃饱奶,正吐泡泡,赵筠也不嫌弃,还觉得很可爱。

“我是小姨,小豆子快快长大,快些叫小姨。”

林舅舅大儿媳林氏问道:“赵小娘子可说亲了?长得跟支花似的,上门说亲的人怕是踏破门槛吧!”

林氏看着别人家的女儿,再想自己的女儿,心里那个烦啊!

林氏大女儿林大妞今年已经十六了,生的一般,却被杨氏教得眼高于顶,林氏让人给她说了几个,她都不满意。

说是不要庄稼汉,要找个会读书的,最次也要是童生,她想当童生娘子。

林氏倒是托人给她找了个二十四岁姓张的童生,但人家还要他们陪嫁三亩地。

哪有嫁女儿陪嫁地的,可偏林大妞在家里闹,说家里有二十多亩地,给她三亩怎么了?

林家是有二十几亩地,可林家还没分家,等分完家,一房能有多少?再陪嫁出去一半,那要他们大房怎么过日子?

偏林大妞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鬼话,说等张童生考上秀才,那就是他们十里八乡唯一的秀才了,那他们家脸上多有光。

再就是秀才可以免除赋税,把田给她做嫁妆,就可以免除赋税了,多好的事。

林氏想不出女儿为什么会讲出这些话,更不信这是自己生的,直接把人关家里,让她断了嫁给张童生这个念头。

赵秀月看着赵筠,笑道:“倒是看过几回,她都不满意,挑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