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也有几个告老还乡的大官便埋在那里。
姜河带了人就往西山去,一路上心里隐隐不安,觉得这事与林继武有关。
在西山走了一天,确实发现了几个盗洞,墓里头值钱的都偷走了,棺材板也被掀开了。
确定是平和县出现了盗墓贼,姜河带着人就回衙门禀了郑县令。
郑县令大怒,命姜河十天内必须将盗墓团伙抓拿归案。
第二天一早,姜河就去了林舅舅家。
杨氏见他黑着一张脸,原本就不待见他,免不得又要阴阳怪气两句:“哎呦,姜捕头您是大官了,上我们这平头百姓家来做甚?”
“不过是当个差役就上人家家里头来耍威风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做了什么违法勾当来。”
林舅舅叹气:“二郎来有事?”
杨氏:“这快过年了,黑着张脸,不知道以为咱们欠他的,枉你一心想当个好舅舅,你看人家有没有想把你当舅舅,自己不要脸往上贴,他倒好两手空空地上门来,但凡拎两个果子,还叫有点礼数,都叫他那后娘教的,半点不知道大小。”
姜河不管杨氏说个没完没了,只问道:“舅舅,继武在家吗?”
林舅舅:“在的,前几天刚回来,一回来就躲屋里不出来。”
杨氏:“怎么你是觉得前年还没打够,还想接着打?”
姜河没回杨氏的话,只跟林舅舅说:“舅舅,先把继武叫出来,我有话问他。”
杨氏拦着不让丈夫去,骂道:“你们舅甥一条心,我儿子就是烂命一条,给你们出气让你们打。你今天要是敢让他打儿子一下,我就跟你和离。”
林舅舅唉声叹气的。
姜河知道舅舅不可能和离,二人快六十的人了,都是做阿爷阿婆的年纪了,这个岁数再和离让人笑话了。
姜河直接出门去林继武那屋,林家在村里也算大户了,家里十几口人,儿子又多,前面三个儿子还是能干活的。
房子建了几大间,林继武还没成亲,挨着林舅舅旁边住着。
姜河敲响房门:“开门。”
林继武惊慌道:“别找我,我什么也不知道。”
杨氏忙叫孙儿去将几个儿子喊回来,年关将至,杨大郎他们到处去帮人杀猪,赚几个钱好过年,一天要杀几头猪。
哪里知道他们在那个村子,林氏与大小庄氏都不让孩子去。
“阿娘,就让四弟出来,二郎还能打他不成?”
杨氏:“你们都给我闭嘴,要挨打的又不是你们的儿,你们不就是觉得我偏心四郎,心里就希望他不好,你们一个个都不是好的,我杨家怎么娶了你们这些个蠢妇回来?一天天的在我儿耳边吹风,让他们与我离了心。”
大庄氏生了三个女儿,没有林氏与小庄氏有底气,这会儿也不敢出声。
小庄氏年纪轻些,与丈夫的感情也好,她可不惯着杨氏:“没有好婆婆,哪来的好儿媳,你想要个好儿媳,首先你得做个通情达理的好婆婆。”
杨氏气噎,小庄氏经常呛她,三儿又听小庄氏的话,她是拿小庄氏没办法,总不能让儿子与她和离,毕竟再娶还要花钱。
只能对那个老实的吼道:“还不去叫老二回来。”
大小庄氏是同一个村嫁过来的,虽然差了几岁,但也是有些交情的,她拉着大庄氏,道:“二嫂别去,二哥这会儿指不定在哪呢!”
而姜河喊了几声,见林继武不出来,直接把门给踢开了。
杨氏看着自家门被踢坏了,心疼道:“哎呜!你这个杀千刀的,这门你必须给我赔。”
小庄氏笑嗤:“阿娘这是心疼门?不担心四郎被打了?”
杨氏瞪了她一眼,忙进屋去。
杨继武见两块门板直直倒下去,吓得他魂儿都要跳出来,从床上直接跳起来,撒腿就要跑。
姜河直接抓住他的后脖颈。
“阿娘快救我,他要打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