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杏儿笑道:“他忙着,我这刚下船就往家赶了,就怕赶不上我小侄子的周岁宴,我小侄子呢?”

温楹将孩子抱过来:“在这里,你回来也不捎个信来,我们也好去接你。”

姜杏儿:“我也是怕赶不上,让你们白高兴一场,所以就想着要是能赶上就给你们个惊喜,小豆子长得像我二嫂,好看,小豆子我是小姑,这是你娇娇姐姐。”

“娇娇快叫人,这是外婆、舅舅、二舅母、大舅妈、姑祖母……”姜杏儿让王娇娇认人。

王娇娇是去年三月份生的,已经会走路也会叫人,生得一双乌溜溜的丹凤眼,五官上比较像王八平,不过脸蛋白嫩嫩地像姜杏儿。

她的眼睛在众人脸上滴溜溜转了一圈,忽然脑袋一歪,趴到姜杏儿的肩头去了。

外孙女出生这么久,黄氏还是第一次见,多了几分紧张,问道:“怎么看着没什么精神?”

姜杏儿解释道:“坐太久船了,我们这边的天气和辽东差太远了,娇娇还有些不适应。”

黄氏也顾不得数落小女儿胡闹了,先将娘俩迎了进去。

被耽搁了一会儿,小豆子的抓周礼继续,地上铺了红布,摆了常见的抓周物件儿。

有书籍、毛笔、算盘、银元宝、小木刀、大勺子、铜称、尺子、木梳。

姜杏儿把她带给小豆子的礼也给放上面了,是一只帆船,做工精细,看着就不便宜。

柳絮打趣道:“杏儿难不成想让我们小豆子将来也跟妹夫一样去跑船?”

姜杏儿:“这有什么不好的,将来小豆子跟着我和他姑父,保证教会他跑船的本事。”

小豆子是家里唯一的孙儿,黄氏可不想小豆子将来天南地北的跑,她打断了姜杏儿的话:“开始吧,这时辰都快过了。”

小豆子早就兴奋地不行, 温楹把他放到红布上,他挪动着小身子,来到帆船面前,抱起来直接啃了。

姜杏儿:“我就说小豆子会喜欢这船,果然没错。”

温楹、姜河:……

抓周宴结束,客人们散了, 黄氏和姜杏儿在屋里说话,问姜杏儿这次要待多久,又问在婆家怎么样?

姜杏儿没想住久,她喜欢跟着王八平天南地北到处跑,见识各种人文地理,比永远待在平和县或是临水镇,真的有趣多了。

至于婆母和公爹都挺好的,家里就王娇娇一个孩子,疼得不行,一天不见王娇娇吃饭都不香了,每天晚上二老还要王娇娇跟着他们睡。

这次姜杏儿带王娇娇来见自己的家人,婆母和公爹说什么也不肯,怕娇娇水土不服,又怕坐那么久船,生病了怎么办。

结果就是她和王八平带着孩子跑了。

黄氏听姜杏儿这么说也就放心了,去年姜杏儿生了孩子,人在那么远,她又照顾不到,也不知道王八平爹娘会不会重男轻女?

要是重男轻女该怎么办?要是姜杏儿被欺负了怎么办?

黄氏想了半个多月,觉都睡不好,后面姜杏儿又来信,说女儿取名了,叫娇娇,她们都很好。

黄氏才安心。

晚些时候,王八平就来接姜杏儿了,姜杏儿本想在姜家住几天的,但是王八平说他父母追过来了。

他们走后,王父王母发现孙女被带走了,坐着客船也来了,来信说还有三四天就到了。

姜杏儿只能回县里收拾屋子,准备迎接婆母公爹。

王八平雇了辆马车来,姜河帮着把东西搬上车,姜杏儿原打算在家住几天,所以带了许多女儿东西来,现在又要走了。

黄氏很是不舍,往车厢里塞了许多东西,多是一些临水镇特产,还有一些腌菜、熏肉、鱼干。

都是姜杏儿爱吃的,黄氏还想抱抱外孙女,可是王娇娇趴在王八平的肩头是睡着了。

姜杏儿想叫醒她跟黄氏打声招呼,被黄氏拦下来:“都睡着了,就不要弄醒她了。”

姜杏儿上了马车,接过王八平怀里女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