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这几年过得舒心,操心的事少了,与她经常来往的几个老姐妹里,她如今看起来是最年轻的。

黄氏对着铜镜照了照,确认没有不妥的就到前面铺子等着了。

王家人也知道姜河在做捕头,家里就姜河一个男人,所以挑了姜河休沐这日才来。

日头升起来没一会儿,就有辆马车缓缓在姜家门前停下。

黄氏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他们到来,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迎了上去。

王八平的爹娘忙上前问候寒暄。

王父爽朗笑道:“亲家母,今日前来多有叨扰。”

王母也是笑意盈盈,怀里抱着王娇娇:“早应该来拜访亲家母的。”

黄氏显得有些局促,不过很是高兴,忙请他们进屋:“外头冷,快些进屋,你们大老远来,应该我们去接你们才是。”

王父:“没关系,都是一家人。”

进屋后,黄氏让念安去泡茶,姜河招待着王家父子。

黄氏握着王母的手,二人倒是亲络聊起天,从种地养牛到儿女成家,又到了孙儿,倒是有许多话可以说。

黄氏笑道:“杏儿在家脾气不好,她做得不对的地方,亲家母尽管说她。”

王母:“这两孩子过他们的日子,我倒懒得插手管,他们高兴不高兴,都随他们自己过去,我只要娇娇就好。”

黄氏见亲家母这么好说话,实在喜不言表:“是是是,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

王娇娇第二次来姜家,也不怕生了,在家她就是人人宠的,性子养得也是活泼,看到与她差不多大的小豆子,也主动靠近。

“糖给弟弟吃。”

小豆子从柳絮的怀里溜下来,伸手拿过糖放嘴里,尝到甜味,咧开还没长几颗牙齿的小嘴笑了起来。

王娇娇牵着小豆子的手,就到一旁玩去了。

看着长辈们相处的如此融洽,姜杏儿打心里高兴,大嫂和二嫂都去厨房帮忙了,她也赶忙去打打下手。

姜杏儿知道温楹又有身孕,忙说道:“二嫂去歇着吧!这里我和大嫂就行。”

温楹没走,坐在一旁择菜,倒是念安打趣道:“小娘子嫁人后,比在家勤快了。”

姜杏儿指了一下念安的头:“你这小丫头倒是说起我的不是来,改天让我二嫂也给你寻个婆家。”

念安这三年长高了,整个人也圆圆润润的,不像是个丫鬟,倒像是一家人,说话也没有一开始来姜家那么谨慎,偶尔也会玩笑几句。

“小娘子自己嫁人了,如今也爱催别人也成婚,我可不嫁人,我要一辈子伺候大娘子、二娘子。”

念安心想嫁人有什么好的,就算主家愿意放她卖身契,她这样的身份,能嫁什么好人家?若是运气好寻个好人,没那个运气找个跟她爹一样的。

念安想到这里就打了个冷颤,她已经打算好了,她现在存有五两银子,等到她做不动活了,还有三四十年,就算主家不要她了。

她也有一笔钱能养老,到时候她收养个女儿,也算自己死后有个收尸的人。

被姜杏儿这么一提,温楹看着念安,小丫头今年有十五了,刚来那会儿瘦瘦小小,现在被养得白嫩,一股成就感由心萌发。

心里打算着,过两年再给念安寻个靠谱的人家,现在家里可不能没有她。

柳絮让姜杏儿把肉切了,又问王家叔婶喜欢吃什么?

姜杏儿说了婆母和公爹爱吃的,又说了几样自己爱吃的。

姜杏儿还是如从前般贪吃,又说起以前家里穷,姜杏儿半夜饿得睡不着,偷偷起来把黄氏下蛋的母鸡给杀了,又为了不被骂,让豆苗豆芽也跟着吃。

那时候豆芽才一岁,哪里吃得了鸡肉,只是占了个名,吃了几口汤。

姜杏儿被提及丑事,也不甘示弱,把大哥二哥以往的事也拿出来说。

小小的厨房都是欢声笑语。

姜河与王父那边也相谈甚欢,王父以前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