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楹一出门,就感受到市井生活气息,她喜欢这种感觉,热闹喧嚷的世界。
“呦,二郎带新妇出门了。”有街坊看到他,笑呵呵地打招呼。
姜河回道:“是啊,带我娘子出门认认路。”
街坊:“还是新婚夫妇恩爱。”
嘴上说着话,这街坊的眼睛却直盯着温楹看。
姜河牵着温楹往热闹地方去,这时节莲藕是大有,商贩正在叫卖,一群人围着。
姜河他们也走过去看,商贩眼尖看他们两不似一旁的妇人,计较着一分两分的,便热情招待起来。
“郎君,小娘子看看,我这藕是凌晨才挖的,新鲜着。藕煎炸炒煮都好吃,买些回去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姜河道:“你这人说话糊弄人,我们都买回去,若是不好吃如何不要钱?”
商贩脸色讪讪,是这个理,但买卖不叫卖,能有买卖吗?总要说点能让人折服的话,才有人信,才会买。
温楹笑道:“你这藕是脆的还是粉糯的?”
商贩看温楹好看,觉得她肯定好说话,不似这郎君说话硬邦邦的。
“都有都有,小娘子要是要煮汤,还是炒的?”
温楹:“两者都要。”
“这是粉糯的。”商贩介绍起来,又削掉一块,“小娘子看粉糯的丝多,这孔有十一个,藕肉偏粉色。”
商贩又削了一个脆藕给温楹做比较。
温楹点点头,这脆藕肉质偏白,孔只有九个,确实不一样。
“你这藕怎么卖?”
商贩:“两文钱一斤。”
周围的妇人一哄而起:“你卖的也太贵了,一个肉包子才三文钱,你这藕还带着泥,不是坑人吗?”
商贩叫屈:“我……我……我赚都是辛苦钱,藕难挖又重,我大老远挑进城,连口热饭都还没吃上,哎!”
商贩垂头丧气。
温楹道:“你这儿有多少斤?”
商贩眼亮起来:“有两百多斤,我这筐里还有。”
温楹点头:“好,这些我都要了。”
商贩激动地说不出言语:“我……我……小娘子心善,大富大贵、大富大贵。”
温楹拿了块碎银给他。
商贩掂量一下,又在身上摸找一会,才羞赧道:“小娘子碎银大约能值五百文了,我这藕到不了二百五十斤,我找不开。”
温楹:“劳烦大叔将这藕挑到我家中去,剩下的钱就当脚力了。”
商贩:“应该的,应该的,但这钱却不好收小娘子的。”
温楹:“无妨,我家便是那桥头的甜汤铺子。”
商贩往桥头那边望去,等回过头,温楹二人早已混进来往人群里。
姜河好奇道:“阿楹买这么多藕是为何?”
温楹:“晚食做全藕宴,剩下的磨成泥,做藕粉。”
姜河作揖:“娘子会的真多,二郎佩服。”
温楹还礼:“夫君见笑了,做藕粉还需夫君出力。”
“二郎定全力以赴。”姜河又问道,“阿楹不怕那人不把东西送家里去吗?”
温楹摇头:“有二郎便不怕了。”
姜河道:“这倒是,他只要是平和县人,我便能寻到。”
农户进城都是要交钱的,这种卖东西的更有登记,而且临水镇种藕的农户不多,一查便知。
姜河这话倒也不假。
二人买好了明日的回门礼,便回家了。
黄氏听到他们回来就迎出来:“二郎,你们怎么买那么多藕。”
姜河把装着两只活鸡的竹笼子放院子,又让温楹把剩下东西拿进房里。
看着温楹进屋了,他才对黄氏道:“我想吃了,便多买了些。”
黄氏气道:“你一次能吃两百多斤?”
姜河:“吃不完就做成藕粉,这藕粉有安神助眠,益气补血的作用,阿娘这个年纪吃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