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河道:“棚中狭窄视野有限,外面能赏月看灯,可要出去?”
温楹点头。
姜河这才扶她到船尾,再让温楹靠着他。
二人就这么静静地坐在一起,一起欣赏倒映在水中的花灯,一起看天上明月,一起听着岸上人语喧哗。
温楹指着月亮旁的那颗最亮的星星:“那是月伴星,每月圆月的时候它才会出现。此星只伴月,但月伴众星。”
姜河:“管他陪不陪他,反正我是天天陪你,陪你一辈子。”
温楹笑道:“跟你说月,你扯到自己身上去了。”
姜河:“这月圆不圆,星星亮不亮,我粗人一个都觉得一样,不过这月亮又白又亮看着像……”
温楹:“像什么?”
姜河在她耳边低语。
温楹拧了他一把。
二人说着悄悄话,不知不觉船夫撑着船回到原点。
街上人群渐渐散去,姜河也牵着温楹的手归家。
.
中秋节一过,每下一场雨,就冷上三分。
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温楹坐在灶膛缝衣服,炭火烤的她暖暖的,手也不觉得冷,舒服极了。
温楹发现天气越冷,甜汤就越不好卖,这种下雨天更甚。
估计午食和晚食都要吃这个了,真应了姜杏儿说的,天天吃,吃上半个月,你看见都想吐了。
突然前面铺子传来一声大叫:“柳絮端两碗甜汤出来。”
温楹以为有客人来了,柳絮刚回屋了,姜豆芽今早起来有些发热,天气变化的太快,一小心就得了风寒。
温楹放下手中的衣服,舀了两碗甜汤就端了出去,看到黄氏正热情招待着人。
温楹没多看,放下甜汤就往里走了。
却被黄氏叫住了:“喊你大嫂出来,柳家阿娘和柳叶来了。”
听是柳絮的娘家人,温楹问声好,就进去叫人。
柳家母子盯着温楹看,问:“亲家,这便是二郎娶的新妇?长得可真漂亮。”
黄氏笑道:“八月初娶的,想着你们忙,便没叫你们来。”
柳母:“我家柳叶别说娶上这么漂亮的娘子,能娶上我就高兴了。”
黄氏打量着柳叶,比上次见更黑更瘦了,一身洗得已发淡的深灰色的衣袍,裤脚挽到小腿肚,露出精壮小腿。
外面是刮风又是下雨的,庄稼人一年到头就一套出门的衣服,怕被弄脏了,才特意挽起来的。
都是穷苦人家,黄氏也能理解:“亲家快吃甜汤,冷了就不好吃了,豆芽今早起来发热了,柳絮在照顾,你们等等。”
黄氏话音刚落,柳絮就出来,看到柳家母子。
“阿娘四郎你们怎么来了?”
柳母起身抱住女儿,哭了起来:“絮儿啊!”
柳絮皱着眉对黄氏道:“阿娘我带我阿娘进屋去,您帮我招待一下四郎。”
黄氏点头:“去吧。”
她知道柳家母子一来,大概是哭穷来了,每回来都如此,柳母哭上一场,说家中如何艰难,又说柳絮嫁到镇上,应该帮衬兄弟。
到底是大儿媳的娘家,黄氏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柳絮拿自己的银钱贴补娘家人,她也不好说什么。
屋里,柳絮摸了摸女儿的头,确定没再发热了,才到一旁跟柳母说话。
“阿娘下雨天来找我可有什么事?”
柳母拭了拭泪水,道:“秋尽冬初,天气眼看就冷上来,家中冬事未办,你爹在家发脾气。”
柳母看了一眼柳絮,继续道:“我也是没办法,才来找你的。”
柳絮:“今年天好,地里的收成呢?”
柳母:“四郎眼看过了年就要二十二了,我和爹寻思着先将他的婚事定下来,就同村柳东家的妹子,四郎也喜欢她,可这柳东偏要十两聘礼,你爹就把过冬的粮卖了。”
柳絮:“这么大的事,你们没跟大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