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河直接出门,没理黄氏哑着嗓子喊他。
后街就有个老郎中,姜河从小到大有哪里痛,都是找他看的。
只是大早上老郎中还没起床,被姜河敲门声吵醒了,气得拿起痒痒挠在姜河肩上来一下。
姜河任他打,提起药箱,背着老郎中就往家走。
老郎中吹胡子瞪眼,骂道:“粗鲁无礼。”
姜河:“您就多担待些,要不是看大早上寒气重,您手脚慢,我也不愿背着您走。”
他这辈子只想背他娘子,软软趴在他后背上,哪像这个又硬又直挺着。
老郎中气呼呼的,幸好时辰早,街上没几个人,不然他的一世英名就毁了。
到了姜家,老郎中哼了哼姜河两声,才去给黄氏看病。
他闭着眼,摸着胡子,沉默了半响,才道:“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给你开副药,先吃七日,这段时间莫再着凉了。”
黄氏一听要吃七日,问:“要花多少钱?”
老郎中:“一两银子。”
黄氏惊坐起来:“不吃了,我感觉好了。”
温楹嘴角一扯,心中不由好笑,阿娘对别人抠,对自己更抠,一听一两银子,病重都能立马下地犁两亩地了。
姜河没理黄氏,请老郎中出去写方抓药了。
黄氏扶着头,道:“臭小子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快去叫他别开药,一两银子呢,我卖一个月甜汤也赚不了这么多。”
柳絮一边给她揉头一边道:“身子要紧,您这病要是一直不好,拖着,越拖越久,越拖越重,到时候花更多钱,您就高兴了。”
黄氏:“没那么严重。”
柳絮:“严不严重不是你说了算,去年方大叔也说自己没事,后来方郎君花了五两,结果人没了钱也没了。”
黄氏这下老实了:“你去看着,七天的药,一天两次,可不能让他少了。”
柳絮:“那您睡着。”
柳絮和温楹出去,合上门。
温楹笑道:“还是大嫂有办法劝服阿娘。”
柳絮:“阿娘就是这样,你跟她说不这么做就要花更多的银子,她就肯了。”
温楹点头:“今天不开门,大嫂我们做面食吃,以前我生病了,最想吃就是素面了,清清爽爽的吃一碗就觉得好舒服。”
柳絮:“我正想跟你学做面食。”
姜河抓了药回来,交待怎么煮,然后就去衙门了。
温楹将药放罐子里煮,就教柳絮如何揉面、醒面,最后将面团擀成薄片,卷起来切成长条。
柳絮看着温楹揉面再醒面,看着面团变光滑了,按压下去,软软的,原来如此。
不像自己以前做的粗糙,表面都是坑坑洼洼,一拉就断。
素面最吃就是汤底了,一小勺盐,一小勺醋,一点胡椒,一小撮葱,关键就是一勺猪油。
然后煮面的水冲开,把面条捞起来放碗里,一碗素面就好了。
黄氏精神不济,不知是心疼钱,还是实在难受,不想吃东西,挥了挥手让柳絮出去。
柳絮哄道:“阿娘起来吃几口,阿楹做的素面,不吃就浪费了。”
黄氏瞬间就来了精神:“又浪费白面,真是败家啊,刚花了一两银子,又瞎折腾白面了。”
柳絮:“阿娘放心,只做了您吃的份,用不了多少白面。”
黄氏听只做了自己的,没浪费多少白面,这才领了心意,看一眼碗里的面:“我吃不了那么多,豆芽病刚好,拿个碗来分一半给她。”
柳絮:“她还在睡,没起床,面得趁热吃,冷了就不好吃了。”
黄氏点头,坐起来,柳絮拿个枕头给她靠着。
黄氏先吃了口汤:“这汤还怪鲜的。”
等黄氏吃完,整个人都热乎起来,也舒服不少:“这面看着清汤寡水的,没想到这么好吃,白面就是贵了些,没别的毛病。”
柳絮笑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