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杏儿捏了捏侄女的小脸蛋:“算我没白疼你。”
一家子笑起来。
铺面修缮好了,黄氏找吴瞎子算了个好日子,在十一月八。
田逢春紧赶慢赶,终于赶在开张前,把四张食案和一张操作台,十把胡床给做好了,就剩招牌字还没题字,来询问温楹可有想好取什么名。
这一下可把温楹给问住了,这几日忙着买东西,把这事给忘了。
姜河直言道:“这还不简单,就叫温氏面馆。”
黄氏瞪了姜河一眼,心里直骂,你是不是有病?我看你是有大病,你怎么不直接叫温家面馆好了,你也改姓温好了,我们都去姓温。
温楹不喜叫温氏面馆,她出钱,但阿娘大嫂都没闲着,以后也要她们帮忙,叫这名好似这面馆是她一人的,而且这里是姜家,本来很开心的一件事,何必惹得阿娘不开心。
“不如叫桥头面馆好了,我们住在这桥头,别人也好记。”
“就叫这名字,桥头面馆一听就知道我们家。”黄氏一口咬定,就怕那个不知自己姓甚名谁的臭小子,偏要叫温氏面馆,那不是让邻居笑话吗?
名字定下来,田逢春把字刻上去,上漆的事就让他们夫妻来。
姜河拿笔沾了红漆,然后递给温楹:“阿楹,你来吧。”
温楹笑着握住他的手:“我们一起。”
招牌挂了上去,挂上红布。
今晚开灶,拜灶神爷。
黄氏供了茶水、干果、三牲、香烛纸钱。
跪拜时,黄氏嘴里念念有词,却听不清她嘴里说得是什么。
一家人都挺严肃,没人敢在这时候嬉闹,倒了三次茶,拜三次后,投掷圣杯。
黄氏拿给姜河投掷。
姜河毕恭毕敬叩拜,结果笑杯。
黄氏脸色不太好,又拿起来给他在投掷一次,还是笑杯。
姜河:……
黄氏把姜河踢到一边:“阿楹你来,这臭小子没诚心,灶神爷不待见他。”
姜河:是我的错?
温楹认真的磕了三个头,然后一掷,圣杯。
姜河:太偏心了。
黄氏笑了:“好,柳絮点火。”
柳絮:“是,阿娘。”
黄氏又对姜河说:“你出去外面待着,别在这里碍手碍脚的。”
两个锅同时起火,灶膛里的火烧的又红又旺,黄氏拿了两块五花肉,一遍又一遍擦锅,猪肉的油慢慢煸出来,铁锅也变得油亮起来。
开灶仪式完成。
第 62章 生意
温楹躺在床上憧憬着明日开张,不知有多少人会来吃,也有些担心明日没人来,喜忧参半。
姜河宽慰道:“你只管把心放肚子里,你做的面那么好吃,怎么可能没人?明日肯定是满屋子都是人,忙到你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温楹笑了,她爱听这样的话,就算姜河哄她的,她也爱听,她需要别人的肯定,就像她第一次学绣花,绣得不好,阿爹阿娘也不吝夸赞。
到底前前后后忙了十几天,温楹这一刻放松下来,慢慢进入梦乡。
姜河轻轻拍打如同哄婴儿般,哄她入睡。
温楹忽然翻个身,姜河手臂揽住她的腰,将她拉回怀中, 就这样抱着她,也沉入梦乡。
次日早上,一声鸡啼把温楹唤醒,她猛地坐起来,催促姜河快些起来。
姜河打着哈欠爬起来,先让温楹把棉衣穿上,才开了房门,去厨房烧水。
不过一刻钟,北屋和东屋也有了动静。
温楹挽了个同心髻,洗漱完,前面就有人敲门,是约好的屠户送肉来了。
五斤的猪肉,五根大骨头,还有五斤羊肉。
面好不好吃,一是看汤底,二是面的口感。
温楹将大骨头洗净,开始焯水,骨头汤白的关键是,骨头一定要用油煎一下,然后下开水,这个时候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