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月野给出自己的承诺。

“从今往后我们一起,山高水远,前程似锦。”

作者有话说:

獬豸(xie zhi都是四声),廌(zhi也是四声)

正文完结,番外过两天写,休息一会儿

在第34、35章感情线重大调整,建议重看,以下为完结的碎碎念

我还记得我大一刚进来的时候,第一堂课也是学习灋字,是由我的法理学老师讲授的。当时对这几句古文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但心里觉得震撼。可以说刚刚学法的时候,我对法律的所有好感和正义感,几乎都来自于法理学的课堂。

我的老师基本没有讲过书上的内容,更多时候是在带我们读他读过的书,比如《利维坦》《论公民》等等,里面很多话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国家、社会和法律。

法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呢。

说不好,反正很难。到现在我都不觉得我除了法条之外有真的懂过什么,这是真话。很多人都是抱着对法律很神圣的向往来的,我相信是这样,因为以前我也是,我的同学们也是。

后来我真的有非常讨厌这个专业的时候。不说学明白什么,仅仅说最简单的期末考试,拿命玩绝对不是开玩笑,我现在一提到期末这两个字我都觉得下一秒要心肌梗塞,因为每个学期那段时间你都觉得自己一脚踩在死的边缘了。感觉要死了还不够,感觉要死了你只能算合格,你还要横向对比,要卷,卷知识,卷研究,卷学历,卷英文,卷资源,多死几次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现在大家听到的关于法律职业的评价,比如说律师,法检之类,应该绝大部分人觉得这是很体面的工作,但其实真正有矛盾的时候非常多,而很多人对法律工作者是有怨言的,是不理解的。

但是有没有特别喜欢的时候呢?完全有,而且很多。因为学法,有觉得自己突然长大的时刻,有被人需要的时刻,因为这个专业,看到更多关于人关于社会的东西,偶尔充满热血的正义感。

讲偏了。写这个故事真的很曲折,从一开始的换梗,到后面在感情流和剧情流中间摇摆不定,又遇到期末考试,我还想着修文,然后遇到实习,又搞不赢写,直到现在,总算写完了,我松了一口气。

这个故事是我修得最多的,版本已经多到我自己都分不清楚,废稿都贴了好多好多,但是我还是怎么看都觉得有问题。后来我觉得这可能是阅历的问题,我想写的东西需要这个,但是我没有,所以效果达不到。很多事件,我只能用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来看,希望以后等我有点儿见识了能再尝试一下写群像和剧情。

但是我也写得很爽,是那种感动自己的爽法,竟然有一个故事能写给我的专业,好神奇。

结束之后我应该会修,因为觉得很多地方写得不好,修了会在文案说。

第60章 六年后

戚雨迟从蛋糕店出来,手里拎着一只小蛋糕。他放在副驾驶,上了车,给谢月野打电话。

那边接得挺快,周围还吵吵闹闹的。

今天谢月野要加班,昨天晚上他就提前说了一声。

“我现在回家了,”戚雨迟说,“你快到家的时候记得打电话,我让餐厅送菜。”

谢月野笑了声,“好啊,我尽量早点回来。”

“那行,”戚雨迟车子都点燃了,“拜。”

他俩没说两句就挂了电话,回家的路上路过花店,戚雨迟进去买了一束香槟玫瑰。

冬天风很大,吹在皮肤上刮着疼。

他拎着围巾在脖子上又圈了一圈。

今天是个有点特殊的日子。

他家野哥,生日了。

他们俩差挺远,一个夏天一个冬天。

不过戚雨迟觉得这样正好,差着过。

每年野哥生日都接近春节,天气已经到了最冷的时候。

戚雨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非常不扛冻。

一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