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香炉腾起袅袅青烟,老夫人摩挲着匣子里整整齐齐十封信笺。最底下那封泛黄的信纸上还沾着北疆的沙砾,送信小厮当年的话犹在耳边:“四爷在营里顿顿能吃三碗粟米饭!“

“母亲!“大舅母的惊呼惊飞檐下麻雀,“您就由着外甥十年不着家?“

老夫人指尖划过信上“童生试甲等“几个字,突然轻笑:“你们徐家的私塾先生,可教得出十九岁的状元郎?“她望着窗外枯荷,恍惚又见老侯爷捧着捷报大笑:“衍儿给咱们挣了个首辅回来!“

徐三舅母捏着帕子暗啐当年徐家把嫡女下嫁穷军汉,谁料这泥腿子竟封了侯。如今侯府屋檐下的金丝雀,倒嫌弃起枝头不够高了。

“大妹说的是。“二舅母突然指着廊下跑过的锦衣小童,“瞧瞧玉漱小少爷,和衍哥儿小时候活脱一个模子刻的。“

“啪!“茶盏重重磕在紫檀案几上,老夫人腕间的翡翠镯子撞出裂痕:“衍儿自小养在老太爷跟前,我倒不知二嫂这般清楚他相貌。“

满室噤若寒蝉时,外头突然传来唱喏:“首辅大人到“

老夫人慌忙将信匣塞进多宝阁,却见陆君衍已跨过门槛。玄色蟒袍上的金线刺得人睁不开眼,当年襁褓里的婴孩,如今连影子都带着迫人的威压。

“给母亲请安。“年轻首辅躬身行礼,腰间玉带却纹丝未动。

徐家女眷们攥紧帕子偷觑,忽见门外闪过个抱文书的小吏。老夫人刚堆起的笑僵在脸上她的儿子,连请安都带着处理不完的政务。

“昨日与母亲说的事。“陆君衍接过侍从递来的名册,“徐家几位表侄。“

“在这儿呢!“大舅母急吼吼推出个缩脖青年,“快给你表叔磕头!“

陆君衍侧身避过,指尖在名册某处轻点:“漕运司缺个记档书吏。“他扫过青年发颤的膝盖,“明日卯时到吏部考校。“

老夫人手中的佛珠突然断裂,檀木珠子噼里啪啦砸在地上。她望着长子淡漠的侧脸,突然想起生产那日,接生婆说“是个哥儿“时,自己脱口而出的“怎么不是姐儿“。

暮色渐浓时,徐二舅母借口头疼离席。转过假山就听见丈夫的淫笑:“小娘子这腰肢,比太原醉春楼的。“

“混账东西!“二舅母抄起石子砸过去。湖岸边,徐二舅正把个梳双丫髻的丫鬟逼到死角,咸猪手都快伸进人家衣领了。

小丫鬟趁机猫腰钻过灌木,石榴裙却被枯枝勾住。徐二舅母揪住丈夫耳朵大骂:“眼皮子浅的东西!侯府的丫鬟也是你能。“

“夫人饶命!“徐二舅突然指向湖面,“快看!有金鲤鱼!“

趁着老妻分神,这老色鬼泥鳅似的溜了。二舅母气得直跺脚,却见对岸凉亭里,陆君衍正在听暗卫禀报什么。月光落在他腰间玉牌上,“如朕亲临“四个字晃得人心惊。

次日清晨,徐家女眷们的马车刚出角门,管家就捧来几本《大周律》。老夫人翻开蓝皮册子,“强占民女者杖八十“那页,赫然夹着片染着口脂的石榴裙碎片。

松鹤苑的晨雾里,佛珠重新串好的声响混着更漏。老夫人望着案头积灰的针线笸箩,那里还躺着件缝了一半的童子衣是陆君衍开蒙那年,老侯爷逼她做的。

檐下突然传来玉漱背《孝经》的童音,老夫人猛地合上多宝阁。漆木匣子里,第十封信的朱漆封口完好如初,像极了她从未拆开过的母子情分。

……

禁军校场的黄土被烈日晒得发白,李占策马冲进辕门时,正撞见俞锦恩翘着二郎腿坐在榆木伞盖下。玄铁铠甲随意扔在脚边,露出里头月白中衣,衣襟上还沾着昨夜赌坊的胭脂印。

“二爷!“李占勒住缰绳,汗珠顺着双下巴滴在尘土里,“主子急召!“

俞锦恩懒洋洋掀开眼皮,手中蒲扇往西侧一指。黎牧雨正四仰八叉躺在教头房的竹榻上,鼾声震得墙上挂的青铜剑鞘嗡嗡作响。檐角铜铃忽地叮当乱撞,校场中央传来傅胤登震天响的吼声:“小胖子,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