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片迸裂声惊得个紫袍官员栽倒在地。太子太傅抖着山羊须出列:“当务之急是派兵镇压。“

“镇压?“永庆帝指着殿外飘雪,“昨夜冻毙的流民就躺在宣德门外!要不要请爱卿去摸摸他们肚里填的观音土?“

朝堂死寂中,忽有禁军统领疾步入内:“八百里加急!中州暴民已攻占府衙,太子殿下...殿下昨夜轻骑离城!“

“好个储君!“永庆帝抚掌大笑,冠冕珠帘乱颤,“柳阁老拟旨!大运河即日停...“他忽然剧烈咳嗽,帕子上绽开血梅,“停...工...“

退朝钟声撞碎雪幕时,齐王的蟒纹暖轿与睿王的青顶马车在朱雀门擦肩。车帘交错间,一方描金拜帖悄然落入睿王袖中。

“去醉仙楼。“齐王摩挲着暖炉上的螭纹,“把前日收的那批辽东老参带上。“

雅阁里,铜兽香炉吐着龙涎香。睿王抖开拜帖,露出夹层里泛黄的密信正是太子在中州强征民女的供状。他指尖划过“一夜虐杀七人“的字样,忽然低笑:“皇兄这礼,可比老参金贵。“

“江南的戏班子已排好新戏。“齐王蘸着酒水在案上画圈,“《储君夜逃》,三日內唱遍运河两岸。“

“小弟倒备了些童谣。“睿王袖中漏出张洒金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配上工部最新绘制的运河奢账。“

戌时的更鼓声中,八大胡同突然飞出无数孔明灯。每盏灯下都悬着揭帖,雪片般飘向御史台。巡夜卫兵举枪要刺,却见灯面赫然绘着东宫图腾。

与此同时,千里外的中州暴民营地里,篝火映着个戴青铜面具的身影。他展开新到的飞鸽传书,露出底下压着的盐引:“告诉兄弟们,京城的粮车出发了。“

雪夜里,四十辆罩着黑布的粮车悄悄驶出永定门。押车的锦衣卫抹去车辙印时,没发现领头马车的青骢马额间,隐约闪过皇城司独有的朱砂印记。

奉国公府密室内,韦恩禄正将族谱投入火盆。跳动的火舌吞没了“韦元庆“这个名字那是他派去中州平乱的长子。门外忽然传来管家的哭嚎:“老爷!沧州...沧州卫所哗变!“

青铜灯台轰然倒地。韦恩禄不知道,此刻东宫书房里,太子正用他送的龙泉剑刺穿最后一名知情人。血泊中飘着的,是雷骆亲笔所书的《韦氏十罪疏》。

……

戌时的梆子声刚过,京城茶馆的说书人突然摔了醒木。茶客们盯着他手中泛黄的告示,听见“太子私吞赈灾粮“几个字时,打翻的茶碗在青砖地上炸开瓷片。更夫巡夜路过米铺,看见“丰裕米铺“匾额被人泼了粪水,恶臭里混着朱砂写的“国贼“二字。

谣言像长了翅膀的蝙蝠,一夜之间扑满西魏十六州。运河码头扛包的汉子啐着唾沫:“太子妃娘家开的扬州米铺,一斗米敢要二两银!“驿站马夫往草料里掺沙时嘀咕:“护国寺雷劈的古柏,就是皇长孙落地那日焦的!“

皇城司密探蹲在房梁上记录,羊皮纸写满“云妃冤死““太后弑姐“等字眼。雷骆翻着案卷冷笑城南乞丐窝里搜出的证物,竟盖着二十年前先帝玉玺。

第118章 天花

紫宸殿药香压不住血腥味。景元帝将弹劾太子的奏折砸向奉国公,明黄绢帕溅上血点:“好好看看你外孙干的好事!“老国公官袍下的膝盖硌着蟠龙地砖,余光瞥见折子里夹着的田契,竟是太子别院私吞的万亩良田。

当夜韦府密室烛火通明。奉国公摩挲先太后赐的翡翠扳指,盯着心腹从齐王府截获的密信。信上睿王笔迹还沾着胭脂味:“邙山粮仓已布三千私兵。“他突然捏碎茶盏齐王那个草包,何时学会用鸽子传暗语?

五更天,京郊乱葬岗飘起磷火。两个黑衣人将裹着麻布的尸首抛进野坟,转身时踩到张泛黄的纸竟是盖着睿王私印的谣言底稿。他们没发现,树梢挂着皇城司特制的银铃铛。

次日早朝,御史台当庭诵读万民书。八十老翁血按的手印旁,画着太子化龙的诡异图腾。户部尚书突然出列:“幽州传来急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