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打扮即可。“温知虞抽走那支累丝嵌宝金步摇,换了根白玉簪。镜中映出绿袖正往荷包里塞艾草香囊这是防登徒子的老法子。
孙嬷嬷端着铜盆进来,瞥见主子在月事带上多垫了层棉纱,低声劝道:“要不称病。“
“躲不过的。“温知虞将鎏金扣环扣得严实,“告诉院里丫头,今日不许往东花厅去。“
穿过垂花门时正遇上二房母女。陆晓欢怯生生行礼,发间绢花被风吹得歪斜。温知虞替她扶正花簪:“跟着你娘,半步都别离。“
卢氏捏紧帕子:“弟妹这话。“
荣禧苑的笑浪扑过来,裹着脂粉与汗味。三十多个女眷围着老夫人,穿绛紫团花褙子的老妇人正拍着大腿说:“我们燕姐儿可是十里八乡的美人!“
温知虞跨过门槛的刹那,满屋声浪突然低下去。八宝格前嗑瓜子的表嫂们停了手,正在试戴金镯的姑娘们缩回胳膊,连哭闹的奶娃娃都被乳母捂住嘴。
“给各位舅母请安。“温知虞屈膝时,听见有人倒抽气她裙摆上银线绣的缠枝莲在光下流转,竟似活过来般。
五位表嫂轮番见礼,三表嫂涂着丹蔻的手非要拉她坐身边:“早听说侯府三夫人是神仙般人物。“话音未落,外头突然炸开男子哄笑。
“三郎醉了酒,非要给表妹们舞剑!“小丫鬟慌慌张张来报。老夫人皱眉撂下茶盏,温知虞瞥见卢氏死死攥住女儿手腕。
忽然“刺啦“一声裂帛响,东厢传来女子惊呼。温知虞霍然起身,孙嬷嬷已经带着粗使婆子往那边赶。红缨附耳低语:“是春桃的衣裳被扯破了。“
“送去浆洗房。“温知虞声音不大,却让满室寂静,“跟秦管家说,今夜增派二十护院巡夜。“
老夫人娘家大嫂讪笑着打圆场:“年轻人吃酒没轻重。“
“既如此。“温知虞抚平袖口褶皱,“劳烦舅母们约束子侄,侯府的板子打人,可比乡下祠堂疼些。“
暮色漫进花厅时,最后一位表姑娘终于试完第六支簪子。温知虞扶着孙嬷嬷起身,听见身后三表嫂跟人嘀咕:“摆什么谱?不就是个商贾出身。“
廊下灯笼次第亮起,将攒动的人影投在粉墙上。某个醉醺醺的身影想往这边蹭,被秦钊带着护院堵在月亮门。温知虞抚过腰间玉佩,冰凉触感让她想起粮仓钥匙的形状那里锁着的不仅是粮食,更是斩断前世枷锁的利刃。
回到阆华苑已是戌时,红缨捧着对牌欲言又止。温知虞卸下发簪:“想说便说。“
“今日这般得罪人。“
铜镜映出女子冷笑:“你当那些粮仓为何要屯在城西?“她指尖蘸着茶水在案上画线,“从长庆侯府到粮车必经之路,正好经过京兆府大牢。“
……
老夫人今日格外欢喜,荣禧苑里挤满了徐家血脉。因着都是娘家骨肉至亲,连男眷们也破例进了内院。
按着陆君衍的辈分算下来,统共有四位舅父、五位表兄、两位表弟、四位表侄。众人按着长幼次序行过礼,连廊下青砖都沾了三分热闹气。二房那位小公子徐百里给表嫂侄媳们问安时,端的是清风明月般的人物。要论相貌,竟与陆重锦有八分相似,若不是自家人晓得根底,乍一见还当是陆家那位嫡孙立在阶前。
这徐百里生得玉山倾颓之姿,举手投足却温润得如同浸在春水里。他走到温知虞跟前时,袍角都不曾带起半分尘土,低垂着眼帘唤了声“四表嫂“,那嗓音像是从青玉磬里敲出来的。温知虞略略颔首还了半礼,孙嬷嬷早端着茶盘横插进来,隔开了两人视线。
里屋的雕花屏风后,老夫人正倚着金丝软枕。温知虞静静立在老人家身后,红缨绿袖两个丫头眼观鼻鼻观心,孙嬷嬷更是像尊门神似的杵在帘子边上。外头徐百里倒是不慌不忙退到石榴树下,青竹纹的袍角掠过门槛,连片叶子都没惊动。
“咱们百里啊,打小就随他祖父的性子。“二舅母捏着帕子笑出满脸褶子,“三岁就捧着《千字文》不撒手,去年秋闱刚中了秀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