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大人?”孟松洵疑惑地蹙了蹙眉,“他叫什么名字,生得是何模样?”
“那位大人看起来不到三十,高高的,模样生得也俊,但草民不知他叫什么。”陈伍道,“草民的妻子死后,草民本也快不行了,可草□□气好,恰好遇上太子殿下南下处理灾情,便侥幸活了下来。但草民想起自己惨死的亲人们,内心不甘,欲向太子殿下告状,那位大人却暗中拦下了草民,说若草民不想死,便安分一些,待风头一过,再寻机会也不迟。草民听了他的话,一路北上往京城而来,半个月前,在途中收到了那位大人交给草民的东西和让草民带着这些东西来寻您的口信,这才来到了大理寺……”
太子身边年轻的官员……
孟松洵垂眸思索起来,须臾,脑中赫然闪过一张脸。
难道是他?
? 第 75 章
贺颂看着跪在地上的陈伍, 颇有些不知所措,“侯爷,如今该如何是好?”
孟松洵薄唇抿紧, 思索片刻道:“此事耽误不得, 唯恐夜长梦多, 生出枝节来,本侯需即刻进宫面见陛下。”
他叮嘱道:“贺颂,好生保护此人。”
这人是重要的证人, 决不能出什么闪失。
贺颂会意应声:“是,侯爷。”
孟松洵垂首看了眼手上的“证据”,将它揣入怀中, 快步出了大理寺,纵马往皇宫的方向而去。
及至乾华宫, 意图面见天弘帝, 却被大太监孟郝拦了下来,那厢笑眯眯道:“武安侯,陛下身子不适, 正在殿内休息呢, 您若有事,明日再来吧。”
孟松洵可等不到明日, “本侯确有有事启奏陛下, 耽搁不得,还望孟总管能帮忙通禀一声,本侯感激不尽。”
孟郝闻言露出几分难色,“这……倒也不是奴才不肯通禀, 只是陛下他……”
不知该如何解释之际, 孟郝偶一抬眸, 便见一人缓缓而来,他忙上前相迎:“皇后娘娘,您怎么来了?”
来人正是皇后朱氏,她披着一件银红织锦羽缎斗篷,面色稍显不佳,她自身后宫婢手中接过食案道:“本宫来给陛下送汤,陛下可在里头?”
“在里头呢,您进去吧。”孟郝恭恭敬敬道。
朱氏颔首,旋即深深看了眼垂首向她施礼的孟松洵,但并未说什么,只径直入了殿内。
见孟松洵抬起头,盯着朱氏入内的背影瞧,孟郝尴尬一笑,劝道:“侯爷,这皇后娘娘奴才也不能拦着,可您,奴才是真的无能为力。您今日还是回去吧,明日再来。再说,就算您今日勉强见到了陛下,但惹了陛下不喜,这事儿也不一定办得成啊……”
孟郝说得并非没有道理,天弘帝阴晴不定,选择在他不悦之时禀告此事,不是什么好时机。
正当孟松洵考虑是否要离开之际,却见乾华殿的门被推开,朱氏袅袅自里头迈出,看向孟松洵:“武安侯,陛下召你进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