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松了口气,责怪睨了陈宫一眼。他就说天下姓陈的贤才岂能有跑得掉的道理,分明早就相识,方才装出那副陌生模样,可是把他吓到了。
推杯换盏,一番宴席过后,陈昭抱歉道。
“如今选才唯科举是举,纵使我再看好公台,若不经过科考,最多也只能从军中司马做起。”
考虑到日后从其他诸侯那还要撬墙角,陈昭终究没有现在就彻底废除举荐制度,只是多加了一道限制若无显赫军功,便只能从末流小吏起步。
陈宫颔首,深以为然:“理当如此。”
他有真才实学,又不怕考试。
安抚好陈宫,陈昭又饶有兴致看向了自己另外一个便宜侄子陈登。
109 · 第 109 章
陈登感受到了陈昭落在他身上的视线,温和一笑,主动与陈昭搭话。
相较于尚囿于士族思维的众人,他更早觉察到了这位昭侯的不同。
或许是从那些蹲在田埂边、咬着笔杆核算田亩税赋的昭明吏员紧蹙的眉间;或许是从村落中如春笋般突然涌现的十丈深井;又或许是从工坊里如溪流般源源不断安置的流民身上......陈登已然窥见陈昭与天下诸侯的迥异之处。
陈昭与陈登聊了几句修建水利之事,聊到兴起,干脆命人取来一方徐州舆图摊平在桌上。
"……可分三级治之。"陈登指着舆图,以指尖为笔勾画,"上游凿石为闸,仿都江堰鱼嘴分水;中游筑悬釜堰;下游设筒车,以人力济天时。"
陈登见到那些精妙的打井器具后,对工匠营的好奇便再难抑制。他几经周折终于打听到
农具区域可以随便入内观看,只需在营门处登记姓名籍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