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真相,孙策心中没有一点不乐意。不论这支精锐的主要目的是否是让他替父报仇,横竖他报了父仇是事实,要不是如此精锐,他岂能如此快报仇。
何况,昭侯能让初来乍到又年轻无名的他担任这支昭明军中最厉害精锐的主将,便是难得的信任。
荀攸但笑不语。
孙策长叹一口气。
荀军师哪里都好,就是不爱说话,能用皱眉、点头和他那僵硬的笑表达出的东西,荀军师就绝不会多说一个字。
先前为父报仇,他又心事压在心上也就罢了。现在大仇得报,若还没人能同他笑谈,孙策觉得自己都要面瘫了。
“策能否引荐谋士入主公帐下?”孙策心里打着算盘,主公只说要一将配一军师,可也没说不能自己带军师。
“引荐百人亦可。”荀攸终于又挤出来五个字,仔细看,脸上只有嘴巴动了动,眉眼依然平静如常。
亦在主公与他所料之中。
若只为出谋划策和游说颍川,文若比他适合孙策。只是文若擅交友,能让孙策心生亲近,便骗不来孙策的亲友了。
孙策立刻起身,打算写信把自家发小周瑜骗来。
他不能从好笑语的孙策变成面瘫的孙策!
【作者有话说】
重骑兵参考玄甲兵,步骑协同战术参考宋代《武经总要》详细的记载步骑协同阵法
评论前一百依然小红包
165 · 第 165 章
暮春的庭院里,一树梨花簌簌落在石阶上。周瑜独坐青石案前,一袭素色深衣垂落如静水,广袖半掩着膝上古琴。修长指尖拨过五弦,泠泠声里似有流水撞玉,惊得檐下新燕倏然振翅。
“郎君,孙小将军来信。”仆从捧信疾步而来。
周瑜指尖一顿,琴音戛然而止。他接过信函,目光略过熟悉的字迹,目中浮现疑惑。
伯符竟邀他即刻前往南阳,共投昭侯?这般仓促,却是为何?
去岁年末,孙策来信言及自昭侯处借得精兵时,周瑜便已料到这位挚友终将投效陈昭。他亦想过,孙策必会向昭侯举荐自己。
只是这时机……周瑜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抚过自己光洁的下颌。他原以为伯符报得父仇后,会守孝三载,待伯符孝期届满,自己加冠之后,再前去相投。
莫非是出了什么变故?
“备马。”
不过半个时辰,周瑜已褪去青衣,换上一身浅色劲装。玉冠束发,长剑悬腰,匆匆向南阳赶去。
伯符邀他,刀山火海他也要去一趟。
岷山脚下。
孙策百无聊赖地趴在案上,下巴抵着竹简,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桌案。
他是无聊透了,黄祖已死,刘表派来了一个号称皇叔的刘备,守得南阳城水泄不通。
昭侯给他的任务是奇袭袁术,而非死磕南阳。就算他今日破城,明日他率军东进,刘表必定卷土重来。三千昭明军再精锐,也分不成两半用。
为了注定守不住的城池流血没意义,孙策干脆就装作一副要攻打南阳复仇的模样,每日派几个兵丁去装模作样射几十支箭,也就糊弄过去了。
偏偏为了防备刘玄德偷袭军营,他还必须待在军营附近,想要外出打猎都不能。
孙策掀起一只眼皮偷窥端坐在对面,让自己不能出门打猎的“罪魁祸首”荀攸,故意又长叹了一声。
荀攸手握书册,仿佛没听到耳边一声声的叹息声一样,依然面无表情读书。
孙策蔫蔫趴回了桌案上。
“将军,周瑜在营外等候!”亲卫一声通传,孙策立刻跳了起来,刷一下窜出了大帐。
“军师,策去迎公瑾,去去就回!”
眨眼之间,孙策已经蹿没了影子。
孙策一路狂奔,远远就望见那道熟悉的身影,青衣若谪仙,长身玉立,正勒马于营门之外。
“公瑾!”孙策大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