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幽州人,公孙瓒的兵卒过处,似他这般薄有资财又无靠山的小商贾最是凄惨。不得已舍了幽州的铺面,带着妻小逃来冀州易县。谁料刚安顿下来,公孙瓒的兵锋又至。

城头厮杀那几日,他早打点好细软,只待城破便逃。不想这弹丸小邑,竟真挡住了白马义从。来往的昭明军士卒也各个守规矩,没趁着打胜仗后摸上一手油水。

见城中日渐安稳,他渐渐生出在此定居的念头。他就在街边支了个简陋的摊位把从幽州带来的玉饰摆出来,盼着多少能卖些本钱。他好拿着本钱做点其他小买卖,安身立业。

陈昭漫不经心地扫过摊上的玉器。乱世之中,粮米金铁价高,这些太平年景里备受追捧的美玉反倒成了最不值钱的物事,商贩开的价倒也实在。

“都包起来。”陈昭掏出来一块重量差不多的金饼递给商贾,花钱很爽快,钱留在她手里没什么用,花出去流通起来才是财富。

商贾愣了一下,拿到陈昭递出的金饼后很快就欣喜若狂把玉饰都包了起来。金饼上带着“昭明”印记,他也不怕是假金。

摊上并无大件,尽是些司南佩、玉带钩、坠子珠子之类精巧易跑路携带的小物件。那商贩手忙脚乱地用软布裹好,塞进个旧木匣,连连赔罪道:“本当用漆盒盛放,只是逃难仓促……”

陈昭浑不在意地挥挥手,拎起木匣转身便走。

跟小商贾计较没意思,还是欺负曹阿瞒好玩。

陈昭眼珠滴溜溜一转,心中已有了主意。日头尚未西沉,一队轻骑已悄然出了易县北门。

公孙瓒此举着实可恶,趁她南征之际偷袭,此事断不能轻纵。然则曹操那边亦不可忽视。

陈昭素来秉持“谁得利,谁主谋”的是非观,此番与公孙瓒之争,无论是否其本意,曹操这个既得利益者的身份确凿无疑。就她征战豫扬这大半年,曹操便没少趁机扩张势力。若此刻与公孙瓒开战,曹操必能坐收渔利,凉州将入其彀中。

陈昭回到邺城自己府邸,吩咐人请贾诩过来。

“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陈昭默默数算着曹操那些生死攸关的“战绩”。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曹操骨子里的那些毛病,终究难改。时势虽变,人心未移,只要曹操还是那个曹操,她就有的是可乘之机。

先前留守冀州的几位谋士,早被陈昭调往冀幽边境驻守。就连素来体弱的郭嘉,此番也坐镇高阳。如今公孙瓒既败,除荀彧仍留守中山外,其余谋士皆已返回邺城。

贾诩比陈昭早到了三日,得到陈昭召唤,他匆匆赶到议事厅。

陈昭笑吟吟地招呼贾诩入座,身子一歪便蹭到他身侧,从腰间锦囊里摸出一枚司南佩,不由分说塞进贾诩手中。

“易县小摊上瞧见的,数这枚最精巧。”她眉眼弯弯,花言巧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东西虽贱,可昭的心意都在里头了。”

贾诩含笑接过,指尖摩挲着玉佩纹路。这等市井小摊的货色,自然不是什么上等玉石。如今他位高权重,陈昭又素来大方,每破一城必厚赏文武他库房里什么珍玩没有?

可主公亲手所赠终究不同。赏赐是君臣之礼,这般随手相赠的小物件,反倒透着几分故交旧友的亲昵。

“主公厚赐,诩受之有愧。”贾诩嘴上这般说着,手上却已将那玉佩系在了腰间最显眼处。

陈昭厚着脸皮道:“岂能让文和觉受之有愧?昭这里有一桩要事,非文和亲自出马不可。”

“臣愿闻其详。”贾诩见陈昭脸上那抹他熟悉的坏笑,背后一冷,被勾起了熟悉的记忆。

那是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他本在床上好端端睡觉,却被某人掳走,不得不随主公深入敌军腹地……时隔一年半,他又在主公脸上见到了这个熟悉的笑容。

此时此刻,贾诩莫名其妙想起了郭嘉曾有模有样学沮授的那番话“主公本来已经很稳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