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到楚州府去吗?”

柳氏笑着问,“你确定?”

自然是,不确定的。

自己这个东家日后怕也是两地跑的,店里很多地方顾不上,都是柳氏主持大局,近的就如两个分摊负责人,接洽合伙人以及定制炊具工装等等,都是柳氏安排的。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柳家村生产出来的酱肉干跟蚝油,是要跟抚宁县陈家对接的。

她不在,那陈家的代表就是柳氏了。

蚝油的存放跟订购,还有发货,唯独交给自家阿娘,她才放心。

作为发家总根据地的镇店人物,柳氏不可或缺。

陈念莞搔搔头,没辙了。

“那柳山不是要给吴家姑娘安排个活儿吗?要不,把她安排进店里头,把你陈小姑调到楚州府去?”柳氏提议。

嗯,倒是可行。

如今店里头,做女跑堂的是阿花,烧味是陈小姑负责收银,王嫂嫂做助手,若是陈小姑调到楚州府,那王嫂嫂可以负责收银,吴家姑娘做助手。

恰好柳山也在后厨做主厨,倒是给这双小情侣提供了便利。

“那阿娘您帮忙问问,看陈小姑愿意不愿意。”

陈念莞记得,陈小姑说过她丈夫在榆林县,榆林县离楚州府近多了,估计会愿意。

果然,等柳氏问起陈小姑的意愿,陈小姑不仅愿意,还想让自己丈夫也进店干。

得,这一个两个,都抢着为自己张罗人手,添柴加薪呐!

新店开张,自然是有用人之地的。

陈念莞点头答应了。

既然初步的人员框架完成后,陈家河粉店楚州府分店便开始内部招收合伙人了。

因为店比抚宁县的店铺大一倍,那打本的资金自然也翻倍。

十股,每股二十两银子。

陈念莞自然是一个人起码要占四成的,柳氏跟萱萱各一成,张二郎一成,余下五成,就看表哥/表弟们怎么分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