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为了应付府试,苦闷了好几日的学子们,一下放纵起来,府城里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吃喝玩乐,诗词歌会,端得是意气风流。
至于像青云书院等离府衙近的学子们,没什么事的都选择回抚宁县去,届时结果有专人通知他们。
张二郎倒是跟曾四一样,暂且留在府城等结果,表面上是等放案,实际上,是等着童生名单出来后,到客栈跟赌场回收赌资盈利呢!
特别是最后一场出来后,岑夫子在客栈里给学子们对题。
岑夫子是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夫子了,大家考得如何,他听题后也能审个大概,偶然间泄露了自己对陈念蹇考中案首的信心,就有学子偷偷溜到开赌的客栈跟赌坊给陈念蹇下注。
那曾四听后,也默默给陈念蹇加注了二两。
张二郎但笑不语,心里却皱成了苦瓜。
难得见着能赚一笔银子的捷径,可别因这些人下注太多,拉低了赔率,不然到时候赚到手的银子变少了,怎么办可好?
然后偷偷摸摸地又去加了几注!
? 第 78 章
府试结束后四五天, 柳青从柳家村来到府城。
此时已经是四月底,农忙差不多结束了,便是不结束, 柳大舅跟柳四舅如今都有在地里刨食以外的营生, 赚得到银子,表哥/表弟送回柳家村的银子也很可观, 需要人手干活也随时雇得起人, 所以柳青就解放出来了。
柳青一直是在距离柳家村近的县城里一间小书馆念书的,家里如今手头宽裕,母亲跟弟弟们又扎根在府城, 所以报读府城一家叫梧山的书院,通过考核后, 五月初就要入书院念书, 于是搬过来为入学做准备。
柳青搬到府城榴花巷, 那张二郎就不好继续住他的厢房, 陈念莞提前得知这事儿后, 早收拾出了东边的一个客房, 置办好床榻书案,张二郎就搬到东厢去了。
知道张二郎跟自己同住一院, 柳青颇为激动。
过年的时候,两人在柳家村有过切磋的情谊, 见面觉着份外亲切。
“张二兄弟,那府试考得如何?凭你的才干,定能轻松过关才是。”柳青早过了府试,已经是童生, 早有今年秋闱时下场参加院试的资格。
虽说两人相识时, 张二郎连县试都没考, 也不妨碍柳青对张二郎的欣赏。
张二郎与自家表妹定亲的事,他也听闻了,心里丝毫没有不满跟羡嫉,反而很满意多了这一位亲家。
张二兄弟才学过人,考中是迟早的事,届时大有可为,他等只要拭目以待就是了。
“不敢奢望过多,能过就好。”张二郎也笑着答。
如今他是全靠这半年多的书院学业捡起的才识,虽然依然记不起前尘,可往事里留下的旧印记,还是铭刻在脑海里,就譬如第一次念的书,拿起看第一行,有相关内容自然而然地就涌进了脑子里,没做过的策论,拿起笔墨,破题写第一句话,有相关论点观念自然而然地就冒了出来,怕是没有失去记忆前,自己就有的经验。
过了县学之后,张二郎对自己的念书才能就越来越自信,此时也对自己能考过府试很笃定。
名次高低暂且不提,但考过取个童生,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是以才这么回柳青。
柳青哈哈一笑,安顿过后,第二日就去梧山书院报道,等再次回来的时候,兴冲冲地又到东厢找到了张二郎。
原来他听说了梧山书院的院长要办一个诗会,极力邀请参加府试的学子们,递诗帖到书院投递,过了,便会下发邀请帖,凭此进入诗会,才学突出者甚至可以招为梧山书院的学子。
柳青身为梧山书院的新进弟子,当即兴冲冲回来想叫张二郎试一试。
梧山书院跟青云书院同样有名,甚至还胜出两分,毕竟一个是县城里的书院,另一个则在府城办学多年,书院里有几位小有名气的大儒。
如果说青云书院是抚宁县周边的学子想要进去的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