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饰跟桌凳布局上看,跟陈家河粉店的一般,都是做吃食营生的,不过分了左右两个开间,右侧那个开间还多建了一道固定的屏风,左侧靠后院西厢那头,靠墙一侧会打一排储物柜提供给伙计,连接着后院的墙体则被打通,连到西厢余下那个与冰铺连接着的厢房。
而连同前院与厢房之间,原本归属于后院的空间,被建成近十个方的招待柜面,类似于陈家河粉店下单取餐的地方,两侧靠墙都会打造高高的分层橱柜,专门用来存放碗盏瓷盘。
接下来,与此毗邻的厢房,便是吃食制作的后厨了。
那后厨进一步的设计图纸,标识着靠墙一侧,是一个大橱柜,底下间隔出一排屉子,是专门拿来放冰的,与冰铺毗连的一侧,也做了个四方长柱,里头显而易见地也是用来储冰的,照样式跟功能看,便是有冷藏效果的一个储物柜。
紧挨着这个橱柜的一侧,冰铺的中隔墙体,除了一道连通冰铺的小门,也做了一个类似冰箱的大储物木箱,足有一米高,里头亦是下层存冰,上面置物。
至于靠院落这一侧,是放了一个小石磨的处理台,靠门另一侧堆砌了两个灶口。
中间则是长条形的处理台,恰好将储物区跟制作区隔开来,形成两个泾渭分明的空间,处理台本身就是橱柜,可以一物二用,存放碗盏或食材。
陈念莞看看细则图,表示很满意。
次日,拿着图纸,就带着四大猛兽还有小佑,到商铺去实地考察了一番,在设计图纸上修改不得当之处,最后,将目光放在了改造的最大关键点,冰窖。
原来的地窖是用来存放酿酒的,挖得并不深,想让地窖改建成冰窖,还差得远。
首先考虑藏冰量,必须先将这地窖挖大扩宽,其次,储冰讲究保温,没错,便是维持冰窖内部温度,不让里头的低温与外界常温接触,导致散热融化,就需要考虑密封性能。
所以,原来的地窖入口要重新挖宽改建,还需要建筑屏蔽层。
针对地窖改建成冰窖,陈念莞打算往下挖深到五米以下,原本仅有两个厢房大的地窖,向后院这个方向扩宽,五米以下的几乎整个后院都挖通,而后建造高约莫三米的冰窖。
如此大的面积,首先考虑的自然是承重问题,才不致于在建造过程中,或者是建造好后,轻易塌方。
在用墨线测量过实际格局后,陈念莞先将每个支撑点的方位标注了出来。
跟在抚宁县小仓房的地窖一般,她打算用砖石砌出几个四方柱作为支撑点以及通风口,同时,考虑到本朝砖石的硬度以及冰窖的面积,她还打算找十几根宽厚的柏木原木当做额外的承重支柱,结合冰窖顶部也用柏木做成的顶梁框架,减轻砖石方柱的支撑负担。
如此,将整个地窖的形状固定后,从入口开挖,每挖好一段距离就用框梁跟柏木支撑起来,砖石砌好了方柱,再进行下一段的深挖,循序渐进,直到挖完整个冰窖,顶上再抹浆美观即可。
当然,在用砖石堆砌出窖壁的同时,也要处理地槽。
考虑到底层冰块会有溶解成水的情况,必须在几个存冰处设置水槽,水槽会连到院子里的那口水井,如此,底层融冰之水可以及时排除,而不会浸没冰窖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