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个私用伙房就行了?”

其实只要一个灶子,一个铁锅,一把菜刀,一块砧板,以及一些柴火就足够的事情。

铁锅恰好王嫂子家有一口,菜刀也有,是他们从西北逃荒到这边来时带在身上的贵重物件,答应了借他们。

“除了灶子,砧板跟柴火在县上都有现成的能买到。”

柳氏觉得陈念莞说得有道理,“可是,搭在哪儿?”

“就,我们厢房旁边?”

柳氏他们租住的西厢房是挨倒座房那一边的,接近门口。

墙侧是一块空地,平时不过是柳氏拿来晒晒譬如豆子,菜干之类的干货,利用起来也不是不行。

“简单的灶子,找几块砖头抹点泥就能垒起来了。”陈念莞道。

这法子还是在原身的记忆里找到的。

原身到乡下的舅舅家喝喜酒的时候,人多,伙房里烧菜赶不及,于是在自家的庭院里临时垒多了一个土灶同时开火,等宴席散了,再将土灶拆了便是。

“阿娘您说呢?”

柳氏当然是点头称好了。

于是,当即收好铜钱,将萱萱托付给王嫂子,两人就去采买了。

到她们买全物件回来的时候,那王大哥也做工回来了,便请他帮忙,首先把搬回来的砖垒了起来做了个简易的土灶,再将买来的大锅放上去,稳稳当当的。

王大哥垒灶的技术是顶流的,陈念莞都忍不住要竖起了拇指给他点赞。

当晚,陈念莞就开锅在屋子外头烧了一顿晚饭,请了王大哥跟王嫂子一起吃,权做感谢他们夫妇的帮忙。

刚好明海大师送的鱼还剩下四条,所以做了一道清蒸鱼,一道红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