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们去了别的酒楼不回来了,那便是我们陈家酒楼没本事留住诸位!”

若还是在月满楼,施存祈怕还是会有四五分担心,但在陈家酒楼,怕留不住客,实在杞人忧天。

陈家酒楼如今大部分主顾,可都是夫人跟姑娘们,留住了这部分姑奶奶们,还愁姑奶奶们家里头的郎君们不来帮衬陈家酒楼呢?

更何况陈家酒楼如今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不光是吸引娘子们的点心跟糖水,还有包括九大簋在内的诸多菜式,离了陈家酒楼,别处都吃不到,为此吸引的郎君们也不少。

不然,这些嚷嚷着要去别的酒楼的食客,怎么会就身在此地呢?

再说,喜欢到外头酒楼用膳的主顾,今儿来这家打打牙祭,明天到另一家吃饭用菜,亦是很寻常的事,端看哪家酒楼厨子本事更大,留住的常客更多罢了。

所以施大掌柜的,没在怕的。

那主顾们正跟施存祈闲聊的时候,送夫君到贡院应考的陈念莞与四丫也过来了,见着店里头依然满座的大堂,以及明显适合了陈家酒楼运作模式的管事,跑堂等伙计,看着招呼主顾的施存祈满意地笑了笑。

有得力的大掌柜就是好啊!

这些经由施存祈筛选过的管事跟跑堂,都是对餐饮有经验的,便是没有经验又被选上的,在开业前也培训过,如今单单酒楼店面的伙计,就有六十人之多。

这自然是为了给来酒楼的食客们最宾至如归的优质服务了。

尤其是二楼跟三楼会堂里来的夫人姑娘们,身份尊贵,行事自然比郎君主顾要娇贵的,少了伺候的人还真不行。

所以这六十多人里头,又有泰半都是后来买来的女伙计。

虽然人手增加了,付给伙计们的月俸也跟着涨了,但比起酒楼每月的盈利,对陈东家来说,简直九牛一毛,湿湿碎啦!

陈念莞神清气爽地上了二楼,惯例跟到会堂里来光顾的夫人们姑娘们逐一亲切问候过,在过道处,见着了那楼上尚未有挂牌匾的商楼,微微抿着嘴笑了笑。

状元楼?

还是进士楼?

这个二月,就能揭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