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张二郎说那码头进入腊月就陆续少有船只靠岸,按计划只能再做两个月多一点的生意,可惜了!
陈念莞又想到了自己开分摊的赚钱大计,稍微安心。
这些天可以轮班上摊,有柳氏三兄弟分摊自己的工作,她也去城里转悠了几圈,已经决定新开的摊位,就选在城里商业区的食肆里。
等出摊车拿回来了,就带着表哥/表弟去出摊!
? 第 27 章
这日近夜的时候, 柳氏跟张二郎带着满满一驴车的东西回来了。
因手头宽绰了,柳氏买了两石糙米,一石粳米, 另外还有几十斤小麦粉玉米粉等等必备的杂粮, 也大手笔地买了五十斤带肥膘的猪肉,三斤骨头, 三十条鱼。
另外, 按照陈念莞提的要求,柳氏另外买了两副猪下水放在桶里提回来。
在这个时代,猪下水算是很便宜的, 十文钱一斤,虽然难处理, 清洗不当往往就带着除不掉的腥臭味, 但是吃不起肉的百姓都会抢着买。
吃不上肉, 解解馋也好, 放入辣子姜葱, 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所以不早点去或者让屠户特意留下来, 猪下水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
原身在陈家时,便是吃这种猪下水荤菜的时候多。
柳氏不明白如今能吃上肉了, 为什么陈念莞还要买这种又难洗又难吃还难煮的东西回来。
其实陈念莞是看天气不错,觉得可以做些腊味作为储备粮食过冬了。
腊味只是一个普遍的概念, 腊味和腊月是两回事。
因为这时代跟陈念莞认知的古时代一样,对于肉类没有长时间储存的办法,所以都会用各种酱制,盐渍, 烟熏的办法处理肉类, 腊味也是一种肉类食物处理的办法。
腊肉已经有将近两千多年的历史, 《易经》里记载:“烯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
所以腊味并不是一定要在腊月里才能制作的,广泛地讲,腌制后利用阳光晒干或烤炙的肉,都叫腊肉。
而在陈念莞的现代生活习惯,每年天气秋季末冬季初,就能开始着手准备制作腊味。
因为这种腊味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也不能凭借大风吹,真正进入腊月后的干冷或湿冷空气都不行。
就要太阳不晒,风不大,也不过于冷的时节制作。
陈念莞观察注意过,这段日子刚刚好。
腊肉,腊肠,腊鱼,迟些时候还可以做一些腊鸡。
腊肉跟腊鱼都简单,处理干净后,抹上做好的酱料腌制好后,晾起来等它慢慢阴干就好了。
堂屋后头那空地上支起几个竹竿就可以成为制作区。
麻烦的是做腊肠。
四十斤猪肉按比例取出瘦肉与肥肉,切片后剁碎,加入白酒,食盐,胡椒,糖等配料,搅拌均匀,放到一边腌制起来后,最麻烦的一道工序就来了:要清理肠衣,即要取猪粉肠。
陈念莞从一桶臭熏熏的猪下水里头找出了猪肝,猪肺,猪肾,猪大肠,猪小肠,还有猪肚等等,余下的脏水让柳氏拿去丢了。
挑出容易洗的,将不容易洗的放在木盆里,搬到在水井旁,放置面粉跟盐与姜沫轮流洗,没洗一会儿她就后悔了。
早知道就该等表兄弟们在的时候再酿腊味的,这等事情丢给他们做就好了。
陈念莞瞧见西厢张玉郎从窗户探出头来看了看,明显是厌恶自己跟前盆里发出的气味,沉着脸啪嗒一声关上了窗子。
陈念莞就……
好气!明明他是伙计,怎么是她在干这伙计的活儿,而不是指使他张二郎干?
陈念莞翻了翻白眼,那般嫌弃,等明儿她卤猪下水的时候,他可别吃!
柳氏倒完脏水回来一看,那面粉跟盐多金贵的东西,莞莞这败家女竟然拿来洗这猪下水,当即也……
好气!赶紧帮着陈念莞将两副猪下水清理干净,省得她糟蹋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