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少了两个烧柴火的,就是二舅母跟柳叶届时没空,嘿,简单,这不是还有萱萱吗?
合格的打工人要从小培养艰苦能干的意识,柳叶能干的事,萱萱也能干,她前儿还埋怨卖腊味柳叶都分了那么多银子她却没有。
想要银子,简单,以劳代酬啊!
这事就这么解决了。
只是到安置的时候,那何叔将两套碌架床打造好,让陈念莞随时可以去取,验货的时候大伙一看就喜欢上了,原本柳云是安排跟二舅母住柳氏那一厢的耳房的,一看就要睡这样的床,于是陈念莞当场就收拾好耳房,把第一张碌架床跟配套的柜子搬到里头,添了厚厚的铺盖就马上能住人了。
二舅母住下铺,柳云住上铺。
至于柳迟表哥表弟们,只好委屈再挤两天,等何叔打造好第三张碌架床再分铺睡。
柳迟等人自然是没意见的。
一家子热热闹闹地将驴子驮过来的东西卸下来,该干活的干活,该安置的安置。
这次柳大舅给她们同样送了一批口粮,从前后几次的数量来看,估计陈念莞她们都不须再另外购置主粮杂粮过冬了,另外,他们还特意从村子里的猎户手里选购了上好的皮毛,说是在村子里买比在城里头买便宜,天气冷了,给三妹跟外甥女做冬衣,也算是感激她们给柳家带来意料之外的那么大一笔收入。
柳氏摸了摸那料子:两张狐狸皮,六张羊羔皮,二十张兔皮子,拿来做袄子跟围脖或者暖手筒正好。
没想到以往年节,挨冻受寒也只能穿破旧棉衣苦熬过冬的她们,今年竟能穿得上袄子了。
柳氏鼻子一酸,忆苦思甜,想到这变化都是女儿带来的,又想到女儿能得这般能耐都是多亏了明海大师的救助与点化,想想自己几个月没上香拜佛了,不知道现在去补香油钱还算不算太迟?
? 第 43 章
众人亲热的聊天之际, 那张二郎也回来了。
今儿是他到青云书院参加入学考核评视的日子,陈念莞一看他那神色,便知道事情成了。
果然, 不用陈念莞问, 那张二郎便跟她汇报了喜讯。
入学试过了,并且经过书院几位夫子的考核后, 张二郎将进入青云书院的甲班就读。
青云书院属于私塾, 但因为办学的是范山长,是以规制都向县学看齐,书院里收读的学子按照资质分甲乙丙丁四个班, 甲班是学子素质最好的一个班,教学的夫子也是最好的。
“范山长说我的文章确实做的好, 真的决定了还收我做亲传弟子, 明儿, 我便带束脩到书院拜师去。”张二郎看着陈念莞, “陈姑娘, 你看?”
“这是好事, 大好事。”陈念莞给张二郎鼓掌点赞。
能做大佬的亲传弟子,看来张二郎在范山长心里的份量不轻, 将来是个大有出息的。
张二郎越有出息,那他成为金大腿的可能性就越大, 她能一抱抱两根金大腿,不是好事是什么?
张二郎轻咳一声,又问了一句:“陈姑娘,那, 束脩之礼?”
“糟了, 今儿福星楼的张掌柜过来要强买咱家的腊味, 我把腊味全卖光了。”陈念莞假装惊呼,见张二郎的俊脸瞬间沉了下去,顿了顿,才慢慢跟自己说:“没,没事,我马上去福星楼再买几根回来。”
说着,张二郎便转身急急想走,被陈念莞一把拉了回来。
“陈姑娘?”
陈念莞看他一副天塌下来的模样,噗嗤一声笑了:“我跟你开玩笑呢!我怎么会忘了你要送范山长的那一份呢?我都记在心上呢!”陈念莞到伙房里,将留给张二郎拜师的那一份腊味拿出来递给了他:“瞧,我早留好给你了。”
张二郎看着那份腊味,轻呼了一口气,微微笑着跟陈念莞道谢。
“行了,你快把它收好来吧,省得一会儿我表哥表弟想吃腊味,又没有,就打你这份的主意了。”
“那,钱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