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还有个三弟妹跟自己同病相怜的,结果撑不住去了,她那会儿也差点没崩溃,唯一支撑着她活下来的,也是这三个儿子。

她就盼着大儿子能早日考出点名堂,也希望二儿子跟三儿子顺顺利利成家立业。

好不容易二儿子跟三儿子出息了,能挣大把银子了,而给他们这个机会的是小姑子跟外甥女,既然这外甥女这般能干,长得又不错,给她做媳妇不是正好么?

“阿娘您别瞎掺和,我对表妹没这个意思。”柳迟嘟囔。

要知道当初阿娘跟着来抚宁县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他就不应该让她来的。

当时说要另外找人来姑母做活时,不光是阿娘想来,四婶婶还有大嫂子也想来,只是阿娘说,家里就她一个是没汉子需要照顾的妇人,他跟阿风又是主力,为着照看自己的一双儿子,也该让她来,那大叔子就应承下来了。

“莞莞那么好,你居然没意思?”二舅母不敢相信。

“阿娘,我没说表妹不好。”柳迟不耐,不想跟阿娘提这个,“总之,阿娘您不能在表妹跟前乱说有的没的,这营生是表妹让咱做,咱才有银子赚,您要是随便拉郎配,惹恼了表妹跟姑母,到时候我跟阿风都落不得好。”

表妹怎么不好呢?那么聪明能干,还带着他们赚大钱,世上就表妹最好了。

说娶表妹做媳妇,阿娘以为自己不想呐?

有这么好的媳妇自己脸上也倍儿有光,可一来自己是乡下泥腿子,表妹是城里人,而且一看就知道表妹对自己没那个情意,再说眼下他紧要的事是赚多点银子,他出大力气赚多一点,交了给公中的六成剩下自己能拿的也多。

他爹没了,上头念书的大哥又是个处处得花银子的主儿,虽说那束脩是有大叔子发话了走公中,可大哥买纸张笔墨要花银子,人情来往要花银子,总不能处处跟大叔子伸手要钱吧?

在大哥念出名堂来之前,这二房可不得靠自己支棱着?

再说,大哥没成亲,也轮不到自己先成家啊!

他还这般年轻呢,想这些有的没的做甚么?能把银子赚到手才是正道。

二舅母看二儿子是个没开窍的,失望得很,想到小姑子说这个家是女儿做主的,又想到儿子们说她有多聪明,还有儿子们拿回家晃瞎了眼的银锭子,心里到底生出了几分忌惮。

她是想要这陈家的女儿做媳妇,可万一当真得罪了人,媳妇做不成,搅和了儿子们的好事,还真有点得不偿失,所以二舅母虽然不甘心,还是悻悻然打住了。

陈念莞不知道自己躲过了一劫。

她今儿拿到了渔户送过来的生蚝,新鲜蚝肉十斤,带壳生蚝两大桶,欢欢喜喜地拿驴车载回了燕来巷。

眼看着冬歇期要来了,她得赶紧想好下一个挣钱的营生,她想好了,就是瞄准年节这个节庆市场来的。

每年年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采办年货,再怎么穷的人家,也会在这个时候阔气一把吃好喝好,至于有钱人家更不用说了。

所以,陈念莞要趁着今年年末再赚一笔银子,那就是卖年货了。

果子糖脯她做不来,但一些应节的小吃她还是会做的,因为在现代每次过年,她都会跟母亲一起炸制很多应节的美食。

不过比起来,还是肉食赚钱。

而她要做的烧肉,以及一些小吃,都得用到蚝油。

她买这些生蚝,一来自然是加菜,二来就是为了熬制蚝油。

拿回来后,她先将一部分生蚝肉清洗干净,而后放进锅里煮汤,煮好后,便将那蚝肉捞了上来,将那汤汁盛起静置,再继续拿一部分生蚝肉熬汤,直到所有生蚝肉都熬了一遍浓汤后,将所有汤汁保存起来以后慢慢炼制,剩下的蚝肉拿来爆炒,至于买回的满满一大桶带壳的生蚝,自然是拿来烤了。

其实陈念莞买下来后,有偷偷开了一个生蚝先吃。

哇,在没污染的海域里生长的生蚝,那滋味,就跟现代在五星级酒店吃的进口货一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