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耳语片刻,北戎王脸上冰霜渐渐消融,点了点头。
一刻钟后,北凉使者出了王帐,腰上佩戴一柄匕首在月下泛着宝光。那是北戎王答应与北凉合作交换的信物。
**
一日之后,河西。
清晨时分,姜吟玉去见阮莹,却意外收到了两封信。
其中一封来自兰昭仪。
信上说:兰惜确实见到了姜吟玉的父亲,二人已经团聚,希望姜吟玉出城来迎接二人。
姜吟玉握着信件,那些字一个一个跃入她的眼帘,只觉得极其不真实,一层淡淡的喜悦漫上心头。
她忍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去看第二份信。
这次写信之人是姜曜,他称河西不安全,已经派了一队士兵来接她,将护送她往东,去往上郡,那里远离战乱,相对安全许多。
一阵风掠过,她脸颊上的珠玉面纱随风微微飘动。
身侧的侍女唤她:“公主。”
姜吟玉将信塞进袖中,回神问:“何事?”
“老爷醒了,唤您和少夫人去一趟,他有话和您二人说。”
姜吟玉去往外祖的房中,在跨入院子时恰好遇上了阮莹。
兰家外祖拄着拐杖,立在屋内,就让这二人离得远远的,不要靠近,听他说话。
“城里人满为患,你二人再待下去,实在是太危险,随时可能染上时疫,我让士兵护送你们出去,今日就离开河西。”
姜吟玉问:“那您呢外祖?”
老人家颧骨清瘦,精神矍铄,笑道:“兰家总得有个人撑着,放心吧,我就在城里,我身子比之前已经好多了。”
见这二人不愿走,老人看向姜吟玉:“殿下说他会派人来接您,公主您是聪明人,该怎么做不需要外祖再说了,您待在城里太危险了。”
他说完喊了一声,外头便有侍卫上涌进来,不由分说带二人往外走。
姜吟玉还没反应过来,极力回头,饱含担忧:“外祖,母亲还在河西外,她去了苍叶,说找到了我父亲!”
“你母亲……”老人喃喃自语,迈出一步,“你若出城,可顺道去接应她,带她一块回上郡,不能让她一人流落在外头。”
话音落地,那二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门外。
老人重重咳嗽了一声,拿起拐杖,对院内仆从道:“你们几个也跟上,好好照顾好公主和少夫人。”
**
姜吟玉回到自己屋子,收拾衣物。
这段时日,河西每日流民染怪病死去,事态越来越严重,昨日兰家也有下人染病,所以今早外祖才会如此急切要送她出城。
姜吟玉收好行囊出屋子,便有士兵迎上来,说太子的兵已经到了城外,请她速速出城。
姜吟玉道了一声:“我马上来”,又觉哪里古怪。
姜曜的信今早才送达,他的兵马这么快就来了?
不过她很快就将思绪压了下去,姜曜写信是为了提前告诉她一声,士兵来的如此快,也确实有可能。
她本打算骑马出城,但阮莹怀有身孕不便,姜吟玉便陪她一同坐马车。
到了城外,黑甲士兵等候许久,首领迎上来对护送的队伍道:“请将公主交给我们,我们会护送她离开河西。”
93、红尘
为首之人口音奇怪, 姜吟玉坐在摇晃的车中,听那人像是卷着舌头说话,旁人或许察觉不出来, 可她在和亲去北凉的路上, 日日和北凉人打交道, 一下就听出那口音出自胡人。
她疑惑地挑开帘子, 看清来人的脸,一个一个士兵面庞淳朴,带着淳厚的笑容,都是汉人的长相。
那士兵道:“是太子派我们来接公主的。”
姜吟玉心中不安预感更加强烈, 问:“你们接我去哪里?”
“自然是去军营,殿下想公主您了,想要见您, 公主快一些吧,别让殿下久等了。”
姜吟玉笑着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