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在大陆晃荡着半甲子岁月,四个百岁老人腻了,纷纷回山,学着昊阳闭起关来。剑峰一下便闭门谢客了。
陈立书是师徒五人中第一个出关的,一睁一闭间,二十年已过。
剑峰只他一人,待着也是无聊。于是他便在天照后山辟了一小潭,里面养上鲤鱼、草鱼、鲈鱼……,又在山下买了老些鸡鸭鹅放山上。整日里没事,做个闲散的赶鸭人。
天照山灵气足,路也崎岖,那些禽鸟长得壮实,肉质也紧致美味。
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弟子们寻了空闲就会来后山加餐。
匆匆又过十年,陈立书身着斗笠蓑衣,手持鱼竿坐在潭边,远看倒真有几分高人模样。
“陈师叔~,陈师叔。”远处林中小径有弟子跑来,“师叔啊,昊阳师祖回来了。”
!
不等那弟子跑下小道,他已不在原地。只见高高的天上有一尾肥鱼。
“哇哇哇!哇哼哼!”
“师父啊,你又捡徒弟回来了。”
陈立书还未落地就听见屋内哭声震天,进了屋看了正主,面上不解与无奈二分天下,“十六,十五十三,八,现在这个几岁啊?看这样子应该没断奶吧?”
桌上坐着一哭包小娃,透明的鼻涕直吊嘴边打秋千,脖子上挂着雕刻过的方形木牌安非。
“咱们这山头没一个有奶的,您老人家是打算怎么办啊?”
陈立书戳着小娃白胖的脸,歪着头看着装聋作哑的昊阳。
“这都是缘分,不然你师伯师叔怎么没这福气啊,我捡的自然是会负责的。我看小五已经过了喝奶的年纪,平时喂点软乎的饭菜就可以了,好养活的很!”
“哼!”
陈立书轻笑,叹气,轻轻揪着娃娃头上的小发揪揪。
昊阳说得对,孩子确实好养活。
无非一日三餐,食物他们不敢保证吃不坏孩子肚子,难道丹药还会有副作用吗?
好在天照家大业大,丹峰峰主也是个不争不抢、闲静少言的性子,丹房的药丸子随他们取用。不仅如此,还会特意将丹药炼制得五味俱全。
安非小小年纪,便拿补气丸当饭吃。
安非长到七岁,昊阳和陈立书觉得孩子长大了,不用提心吊胆了。也就将伙食统一了。
陈立书最爱的,就是带上安非去后山玩。
师兄弟二人都是各做各的,陈立书躺着钓鱼,安非提着小竹篮在潭边捡蛋。
“师兄师兄,你看这个蛋好大啊!”
安非捧着湿漉漉的鹅蛋跑到陈立书身边,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鹅蛋。
陈立书把脸上的草帽按在安非头上,懒洋洋地接过那颗沾着泥草的鹅蛋,“哈啊~,小五啊,你再找几个大蛋,晚上回去让师父给你做蒸蛋羹吃。”
“好欸~!师兄我这就去,你等着,我一定多多地找,大大地找!”
安非一会儿把拉着草丛,一会儿把拉着石块儿,时不时扶着歪掉的帽子,嘴里还忙着碎碎念“大蛋,一颗是师父,一颗是师兄,一颗是我”。
安非十岁前都是天照最小的弟子,出一次剑峰都是万众瞩目、倍受宠爱。
十一岁时,听研学堂的师叔讲课时,他见到一个与他一边大的人。后来听说,那是阵峰师兄姐姐家的曾孙子,父母早逝,在家中受尽磋磨,无法了才找上门来。
“喂,师弟,我叫安非,你叫什么名字?”
“我们看着一样大,你怎么就是师兄了?”
“哼哼,我三岁就上山了,比你早多了,我当然是师兄。”
“切,袁木,别和我说话,听课。”
比起其他人,安非自然和袁木更玩得开。二人除了睡觉,其他时候都在一起。整天黏在一起,吃饭、修炼、后山打牙祭。
安非带着袁木常去后山烤鱼,袁木也偷偷将安非带到阵峰藏书阁里看书。
安非十五岁时,闭关的人都出关了。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