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观察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说从进城开始,看看老百姓们的生活怎么样,物价如何?大宋连年战争,河北河东千里山河皆作焦土,粮食会不会不够吃?粮食从南边运过来了?运了多少?会不会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有机会就进一步看看城中一些角落,比如说有个使者从宫中走过时,两个契丹卫士很惊奇地互相看了一眼。
他们觉得这人很眼熟。
这人前两天来到京畿,便去了契丹人的聚集地,那时人人都以为他是个契丹人,因为他契丹话说得很流畅,而且也通晓契丹人的风俗。
他说有些货物贩卖,其实都是一路上的滞销品,到京城来肯定也没办法卖给挑剔的汴京人,那就请同族挑一挑吧。
不仅契丹妇女们立刻冲上前挑挑拣拣,连男人听完价格后也迅速投入其中虽说都是旧东西,但也是契丹的旧东西,而且价格还那么便宜!
这人卖完手里最后的一点皮毛和陶器后,就坐在一个小军官的家里,和他亲亲热热聊了很久。
他问他们,在南朝待得可好吗?
大家说其实也就那样,只能说凑合吧,不满意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比如说南朝的科举系统,契丹人也很眼馋,但自己家孩子上学就很麻烦,没有老师愿意收契丹学生。大家抗议后,军中给他们安排了老师过来,孩子们就跟着老师学,可老师的水平不行,孩子们的文章拿出去叫人家京城里的孩子秒成渣了呀!
还有他们这里的单身汉娶媳妇很费劲,哎呦你都不知道人家京城小娘子那个挑剔,偏偏生得好看,就算不好看人家用上胭脂水粉后三分颜色也变成七分,可人家就是不嫁俺们契丹人,你别说什么附近村镇有勤劳朴实的好姑娘俺们就想娶京城的……
还有还有这里的陷阱太多了,每次殿下一发钱,只要不立刻存起来,有那等歹人就蹲在俺们契丹人的集市上下套!专门要将俺们的赏钱骗干净……不是俺跟你说正经的呢你咋又给上一段攀扯一块儿了?你说你是京城小娘子也看不上俺,去去去!一边儿去!
那个商人哈哈大笑,又买了酒肉跟他们一起吃了一顿,很是开心,吃过之后,商人就又问了几个问题。
他说:你们离殿下近吗?殿下器重你们吗?京城里的西夏人多吗?西夏人与殿下的关系怎样?
有些问题他们能回答出来,有些他们回答不出来。
他们又问:你是个契丹人,问党项的事做什么?
他说:党项人背叛了咱们的皇帝,我心里想起来,总不是滋味。
这一群契丹人就开始劝他们:皇帝确实是咱们契丹人的皇帝,可他也忒折腾了,现在有消息说死了,其实死不死咱们也不关心了,有殿下在,咱们跟着殿下过得也很好。
这个商人说:可我到底是镔铁的子孙,我死也忘不了咱们曾经有那么大的一个王朝。
大家就不吭声了,这顿饭吃到最后,有几个人就醉倒了。
今天在宫中见到了这个商人,契丹侍卫惊奇地看着他,他微笑着轻轻点头回应。
这个商人奉上了一些礼物,平平无奇,但很正常,要说起艺术性,当世谁还能比得过长公主的爹呢?她爹就是个人形的奇观呀,各种意义上的!
这个契丹人说,他的主君是契丹宗室耶律大石,他们离家去国,在可敦城攒下了数万铁甲精兵,只是可敦距此有数千里地,虽然水土丰茂,兵强马壮,却听不见中原的礼仪之乐,也看不见教化之民,因此很想重拾与中原上邦的友谊,现在看到契丹人在京畿之地生活得这么好,他心里十分感动。
太感动了,纯纯的友谊,一点杂质都没有。
她心里说,一点杂质都没有就见鬼了。
耶律大石的使者不远万里跑来大宋,就为了同她一起过个年吗?
但她有点琢磨不透,就很温和地应下了。
“无论契丹还是汉人,只要居于宋土,便是我们的子民,当悉心爱护,贵使放心就是。”
这个貌不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