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手却将苏荷愫卷起的袖口往下拉了一寸,并道:“外头天寒,进屋吧。”

沈清端跟着苏山去了书房,苏荷愫便跟着陈氏去了花厅里。

花厅里已备好了一桌苏荷愫爱吃的菜肴,于氏早已端着茶盏候在了桌旁。

自花厅外响起脚步声后,苏荷愫雀跃的笑声便没停下来过,直吵得于氏也笑着抱怨道:“怎得三妹妹出了门倒更孩子心性几分?”

丫鬟仆妇们俱都忍俊不禁。

午膳用罢,苏荷愫胃口大开,吃的陈氏频频朝她投去制止的眼神,她却也不加收敛。

好容易吃完了饭,陈氏立刻将绿韵唤了过来,蹙着眉问道:“愫儿是怎么了?”

绿韵踟蹰了半晌,总是不敢欺瞒陈氏,便一五一十地答道:“沈夫人和姑爷都是脾气再好不过的人,夫人没了康嬷嬷在旁规劝,日子便过的松泛了些。”

“哪里是松泛了些,我瞧着是无法无天了。”陈氏铁青着脸说道。

她可不愿让女儿将那些世家规矩、礼仪之说统统都抛之脑后。

姑爷难道一辈子只能是个秀才?

即便是靠着承恩公府、宫里娘娘的提携,将来也总有出仕的时候,非但是不能忘了规矩、礼仪,连贵妇们的社交之道也要学才是。

“一会儿便让康嬷嬷跟你们回沈家,不拘跟谁挤一挤就是了。”陈氏如此吩咐道。

绿韵应是,见陈氏阖上眼,靠在紫檀木太师椅上不再说话,当即便要行礼退出去。

她方才直起身子,陈氏便猛然睁开眼睛,问道:“愫儿和姑爷,可有圆房?”

绿韵怔了一下,如实说道:“这两日皆没有听见什么声响,晨起时瞧见炕上放着一床锦被。”

这便是分床睡的意思了。

陈氏听罢自然担忧不已,凝神细想了好一阵,让红袖从去上房跑了一趟,将那暖.心暖身且助兴的酒交给了绿韵。

“哪儿有成了婚还不圆房的道理?过几日等愫儿和姑爷再熟稔些,让她们喝这酒暖暖身子。”

18、羊肉

陈氏仔仔细细地嘱咐了绿韵一番后,便亲自将苏贵妃赏下来的药膳方子誊抄了一遍,一份送去了于氏房里,一份则让苏荷愫带回沈家。

“雪姐儿那儿我已让人送去了一份,愫儿嘴刁,你多看着些。”

绿韵立时点头如捣蒜,态度恭谦到了极点,生怕陈氏再想起在沈家如“脱缰野马”般的情态。

黄昏之时,苏山与沈清端的密谈也告一段落。一出书房,苏山便捋着自己微微泛白的胡须,满眼慈祥地与沈清端说道:“贤婿可要好好对我家愫儿。”

沈清端拱手应下苏山这句话后,由梧桐领着往花厅里走去,苏荷愫也收拾妥当,瞧见沈清端清濯的身影后,便笑盈盈地与陈氏说道:“改日再来瞧母亲。”

本是像娇花儿一样被自己宠在手心的幼女,如今出了门,回娘家瞧自己也得掂量着夫家的意思。

陈氏心内酸涩,只不想让苏荷愫瞧出来,勉力笑道:“少给你娘惹些麻烦,好生侍奉姑爷,早日给沈家添丁。”

提到子嗣,苏荷愫总有几分心虚,羞赧一笑后随意应下。

陈氏不忍亲自将幼女送出门去,只得让两个有份量的仆妇相送。

绿韵与莲心等人忙着安置陈氏给的回礼,苏荷愫便立在马车前等了片刻。

左不过是几息的功夫,那三个丫鬟便能收拾好礼盒,再摆下桥凳,好搀着她走上马车。

她只聘聘婷婷地立在那儿,杏眸落在忙碌的绿韵等人身上,正欲叫那几个净了手的婆子帮一帮她们时,腰间猛地被人收紧。

苏荷愫还未来得及回身去瞧是何人缚住了她的腰时,沈清端如磬泉般的温热嗓音已贴近她的耳畔,激得她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夫人小心。”

沈清端使着力将苏荷愫半搂半抱着扶上了马车,胸膛紧贴着她清丽婀娜的身姿,虽是竭力掩饰,可心跳还是抑不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