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细致的事情,这个温暖跟细致就是薛蟠的可贵之处,也就是人性里面那个可以被启发的部分。他什么人的话都不听,很奇怪,就听宝钗的话。所以有时候人世间的因果真是难以解释,我们觉得通常都是哥哥命令妹妹的,可是在薛家刚好相反,因为那个妹妹够聪明、够冷静,又漂亮。
“且说宝钗随着箱子到了自己房中,将东西逐件过了目,除将自己留用外,遂一分一分配合妥当,也有单送玩意的,也有送笔墨砚纸的,也有送香袋、扇子、香坠的,也有送胭脂头油的;酌量其人分办,只有黛玉与别人不同,比诸人加厚一倍。一一打点完毕,使莺儿同一老婆子跟着各处去送。”我们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哥哥大老远从江南带了很多珍贵的东西给她,她立刻就要跟大观园里的人分享宝钗所有的东西都是跟别人分享的。
可是注意这个分享不是情感的,其实是理智的。因为她知道薛家已经人单势薄,爸爸去世了。她一定要做人极其成功,要把社会上所有的东西打点好。她今天在京城是做客,没有任何的帮手,所以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觉得她好。《红楼梦》里面最好玩的是,所有的人都说宝钗好,包括那个应该说宝钗最多坏话的黛玉因为她们有情敌关系,可是黛玉都说她好。
分礼物的时候,一份一份的,分得很妥当。黛玉是比别人多一倍的。宝钗知道如何和那个最跟你敌对的人搞好关系,你就对她再加倍好,她就化掉了。搞政治的人不读《红楼梦》真的很惨,就是原来人跟人之间有另外一种相处的方法。就玩手段来说,宝钗的手段也不得了。《红楼梦》里有多少的跟政治有关的东西啊。大家都知道毛泽东是最爱读《红楼梦》的,所以他真厉害。这本书里面其实有很多的权谋,但是这个权谋跟三国的权谋不太一样,三国的权谋全部变成计谋,可《红楼梦》是讲做人。宝钗如果是一个成功者,这个成功者是周围敌人最少的。
可不要误会,觉得宝钗太可怕了利用权谋,不是,是她的生命里面已经越来越自然地在处理这个事情,因为她的家族要维持下去不容易。我们想想看今天台湾的这几个大家族,大家屈指也算得出来,如果说落单到最后要由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去撑,这个女孩绝对跟我们会不一样,她绝对会被训练到打点出她爸爸在世时所有的关系,不然她生存不下去。
这里面可以看到第六十七回忽然避开了尤三姐跟柳湘莲,其实是很精致地编织出宝钗的个性。
黛玉得到礼物以后,也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在那边又蹦又跳地说,哇!好多巴黎的特产哟!“他见江南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因想起他父母来了,便对着这些东西挥泪自叹。”我想大家知道林黛玉这个时候的哭,就是忽然觉得所有的往事被勾起:她已经这么多年没有回家乡,而家乡也是回不去的,家乡的人大部分都凋零了,特别是父母都已经故去。这么多年依靠着外祖母过日子,没有家乡的人来看她……“可见人若无至亲骨肉手足,是最寂寞,极冷清,极寒苦,无趣味的。”
她身边有一个跟她相处了最久、最懂她心事的丫头紫鹃,立刻就知道她为什么而哭。这个时候,宝玉来了,宝玉永远是那个最贴心的角色,所以我们说宝玉其实是观世音菩萨,他会感觉到哭声。宝玉也有一份礼物,他看到礼物想到的就是林黛玉,觉得“黛玉见了人家哥哥自江南带了东西来送人,又系故乡之物,勾想起别的痛肠来”,所以他就来了。宝玉的了不起是,他“揣摩黛玉的心病,却不肯明明的说出,恐黛玉越发动情”,所以就装傻。
有时候我们看到有一种安慰是装傻的。小时候读不太懂,现在觉得特别心酸的一个故事就是《二十四孝》里老莱子的故事。爸爸妈妈九十几岁,他自己也已经七八十岁了,可是他要装成幼稚园孩子的样子,在地上滚来滚去,逗爸爸妈妈笑。小时候觉得好无聊,可是你会发现那个故事里其实有一种心酸:有时候你逗一个人开心,是你自己在装傻,你自己扮演了那个像小丑一样的角色。
第六十七回宝玉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宝玉就说,我知道你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