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他一半!谁知竟不然,这可不是异事。倒是我一生无儿无女的,一生干净,也不能惹人笑话议论为高!”当所有大人都借教育子女来解决自己的痛苦和委屈的时候,一定是最坏的教育。记得小时候常常听到,有时候在公家宿舍、眷村里面就听到一个妈妈骂孩子,说的全是她自己的辛劳跟痛苦,当然是人就会有很多压抑跟苦闷,可是借着教育去发泄是最糟糕的。孩子会因此背负所有不健康的东西,这个邢夫人就很典型,就这么对迎春有的没的讲了一大堆。

“旁边伺候的媳妇们便趁机道:‘我们的姑娘老实仁德,那里像他们三姑娘伶牙俐齿,会要姊妹们的强。他明知姐姐这样,他竟不顾一点儿。’邢夫人道:‘连他哥哥嫂子还如是,别人又作什么呢!’一言未了,人回:‘琏二奶奶来了。’”注意,这里王熙凤并没有错,她做事还蛮周到的,只是邢夫人的心里有结。“邢夫人听了,冷笑两声,命人出去,说:‘请他自去养病,我这里不用他伺候。’”这根本就是决裂的意思,连表面的亲切都不要了,因为她的袖子里藏了一个东西,她认定这是个把柄,已经打定主意要让王熙凤难堪了。记不记得前面宝玉在读书的时候,还在关心旁边的人有没有穿衣服,是不是该要睡觉了。人性的温暖与冷漠,在宝玉跟邢夫人身上一下子就对比出来了。邢夫人心里之所以这么多的结,就是她总是感觉自己卑微,所以才要害别人。一个充满爱意的生命跟一个充满恨意的生命,待人处世的方法会截然不同。

“接着又有探视的来报说:‘老太太醒了。’邢夫人方起身前边来。迎春送至院外方回。”

“绣桔因说道:‘如何?前儿我回姑娘,那一个攒珠累丝金凤竟不知那里去了。’”绣桔是迎春的丫头,攒珠累丝金凤是古代女子很讲究的首饰,丫头是有管理这些首饰的责任的。“回了姑娘,姑娘竟不问一声儿。”等一下探春、黛玉她们都来为她抱不平,并不是觉得那个东西有多贵重,而是觉得身边的人这样欺负你、踩你,你竟然一句话都不说。绣桔又分析说:“必是老奶奶拿去当了放头儿的。姑娘不信,只说司棋收着呢。叫问司棋。司棋虽病着,心里却明白。我去问他,他说没有收起来,还在书架上匣内放着,预备八月十五日恐怕要戴呢。姑娘就该问老奶奶一声,只是脸软怕人恼。如今正无着落,明儿要都戴时,独咱们不戴,是何意思呢!”有一种人的个性是唯恐别人不高兴。因为一旦问起奶妈你是不是把我的东西拿去当了?对方一定不高兴的。这种人最好是天下太平,一旦天下有事,她根本无力处理。这种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滥好人,这个“滥”是说他们有时候会坏事。有时候跟朋友聊起来,我就说主管千万不要找这样的人,这是最糟的主管,因为一旦有事,你绝对要跟着背黑锅。

迎春道:“何用问,自然是他拿去暂借一肩儿。我只说他悄悄的拿了出去,不过一时半晌,仍旧悄悄的送来就完了。”这绝对是迎春的个性,其实她早知道奶妈把首饰偷了去当。大家也理解一下,迎春这样的女孩子生在贵族家,根本没有多少机会上街,几乎连钱都没有花过的,她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当,什么叫做高利贷,什么叫做利息。这个家族把小孩子保护到这种程度,根本不具备管理用人的能力。

“谁知他就忘记了。今日偏又闹出事来,问他也无益。”注意她的语言,她说是奶妈忘了,就等于人家跟你借了一百万,然后没有还,你还说她大概是忘了。这当然是好心,迎春从来都不去怪别人,在她看来人都没有那么坏。绣桔道:“他何曾是忘记!他是识准了姑娘的性格,所以才这样。如今我有了主意:我竟走到二奶奶房里将此事回了他,或他着人去要,或他省事拿出几个钱来替他赔补,如何?”绣桔很聪明,知道这些用人最怕的就是王熙凤,王熙凤一出面,事情就好办了。他们欺负迎春就是因为迎春太软弱,这又是另外一种因果。迎春忙道:“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无事,何必生事!”迎春连说了三个罢,这个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