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花笑道:‘此花也须得这样一个人司掌。我就说他那样人,必有一番事业做的。’”大家读到这里,肯定会想起那次宝玉过生日,大家在怡红院里违法举行通宵宴会。大家玩占花名的游戏,黛玉抽到的就是芙蓉,现在说晴雯去管芙蓉花,因此我们知道其实晴雯的死亡就是在讲黛玉的死亡,她们是同一种花。这个故事引发了后面的《芙蓉诔》,但直到这回的结尾,《芙蓉诔》才出来。所以作者一直在酝酿以及转换晴雯死后宝玉的悲哀,这都是在为《芙蓉诔》的出现做铺垫。

宝玉觉得“虽然临终未见,如今且去灵前一拜,也算尽这五六年的情肠。想毕,忙至房中,又另穿戴了,只说去看黛玉,遂一径出园来,往前日之处去,意为停灵在内。谁知他哥嫂见他一咽气便回了进去,希图得几两发送例银。王夫人闻知,便就赏了十两银子。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女儿痨死的,断不可留!’他哥嫂听了这话,一面就雇了人来入殓,抬往城外化人厂去了。剩的衣履簪环,还有三四百金之数,他兄嫂自收了为日后之计。二人将门锁上,一同送殡去未回。宝玉走来扑了个空”。

宝玉本来想去祭奠,去了却发现连个灵位都没有。这一段读起来很凄惨,晴雯的遗体最后就是这样处理的。但我自己一直觉得晴雯死亡的真正仪式在第七十七回跟宝玉交换内衣时已经完成了。至于后面别人怎么对待她的身体,已无关紧要。

“宝玉发怔,自立了半天,别没法儿”,只得又走回大观园。想去找黛玉,这个时候他一定想找黛玉。结果黛玉不在家,她们说黛玉去看宝钗了,他就只好到宝钗那里去。到了蘅芜苑,“只见寂静无人,房内搬的空空落落的,不觉吃了一大惊”。宝玉“看着那院中的香藤异蔓,仍翠翠青青,忽比昨日好似改作凄凉一派,更又添了伤感”。晴雯的死亡,说明了大观园的土崩瓦解,宝玉想去祭奠而不能,失魂落魄地回来,看到整个园子一派凄凉。我好几次读到这里,总想这个时候总应该写《芙蓉诔》了吧,但,还不是《芙蓉诔》。

忽然有人说老爷又叫他了,“宝玉听了,只得跟了出来。到王夫人房中,贾政已出去了。王夫人命人送宝玉到书房去”。有没有发现,生命里真正的深情是一直被打断的,作者写的是人的深情的难以持续。再深情的人,在日常俗务繁忙的世界里,心灵深处的悲哀和牵挂都会慢慢变淡。可宝玉总有一天要写他的《芙蓉女儿诔》,虽然他也可以去应付那些长辈。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谈论寻秋之胜”,大概这些做官的人也有一个小型读书会。“又说:‘临散时忽然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都要作一首挽词。’众人听了,都忙请教是何等妙题。贾政乃说:‘近日有一位恒王,出镇青州,这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每公余辄开宴,日会众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姬中有一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超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想这恒王也是第一风流人物了。’”

“姽婳”这两个字大家从声音上联想到的字和视觉上看到的字会很不一样,因为在视觉上,它表示女孩子正襟危坐、娴静安适的样子。如果只看字很漂亮,可它的音是“鬼”;“婳”,是讲女性很勇武的样子。所以曹雪芹真是最会玩文字的人,他怎么能想到要引“姽婳将军”这个历史典故,这两个字看上去很漂亮,一读出来就是鬼话连篇的“鬼话”。很明显是在讽刺贾政这类政府要员,闲着没事就要歌颂这种无聊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一个政府要官能够如此宠爱一个妾是非常值得夸耀的,而这个妾武艺就更不得了。

贾政说:“但更有可奇可叹之事。”原来恒王被贼众所杀,所有的男人都没有办法应敌,“各各皆谓:‘王尚不胜,尔我何为!’”姽婳将军就带了一群美丽的女子,上战场去打仗,最后全部战死沙场。他们就认为姽婳将军是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