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挟制别人的游戏,“你不趁早儿施为,还等什么?”意思是说你们也可以把我搞死,反正有钱,又有法律上的保护。

“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作什么去了!这会子人也来了,金的银的也赔了,略有个眼睛鼻子的也霸占去了,该挤发我了!”这真是个有趣的角色,我觉得女性研究也可以写一篇“夏金桂论”,因为她的野蛮、泼辣在今天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等一下你会发现这个夏金桂性格古怪,她喜欢啃鸡鸭的骨头,更可怕的是,要用大火的油炸焦了才吃,这从心理学上说,一个美女总啃黑焦骨头,其实蛮可怕的。张爱玲写过很多这一类的女性角色,最典型的就是《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因为内心有种被压抑的痛,所以她要报复,这个报复甚至可以实施到至亲的人身上。所以我相信张爱玲大概不会喜欢宝钗或黛玉那种角色,她喜欢的是夏金桂,这种人个性里有种毁灭性的东西。如果不含任何偏见,夏金桂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痛苦的极致“一面哭喊,一面滚揉,自己拍打”。

最有趣的一点是,自从夏金桂嫁进来,薛宝钗就不见了。她知道自己出现也没用,所以绝不碰这些东西。我们自始至终没有看到宝钗跟夏金桂之间有任何交道,这其实是一种智慧。最后她出面保护香菱,我有点怀疑是不是高鹗补的部分已经加进去了。

“当下薛姨妈早被薛宝钗劝进去了,只命叫人来卖香菱。”宝钗觉得一个贵妇人跑去跟儿媳妇闹得披头散发、青筋暴露,自己就先输了。宝钗笑道:“咱们家从来只知买过人,并不曾有卖过人之说。妈可是气胡涂了,倘或叫人听见,岂不笑话!”这是宝钗了不起的地方,在这个时候还保持头脑的绝对冷静,是很不容易的,薛姨妈这个时候几乎是高血压状态,根本就是昏了头。“哥哥嫂子嫌他不好,留着我使唤,我正也没人使呢。”注意她的用语,如果是讲气话绝不会叫嫂子,但就是在这个时候宝钗的礼数仍在,这个女孩子的成熟、情绪的稳定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前面已经说过,这个家族很多的经济来往都是由她处理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女主管被人一激就发怒肯定不行,宝钗一直很有章法,安安静静地处理问题。

当然这一段我们可以存疑,如果香菱真的被宝钗保护了,大概不至于死掉,原作者到底是怎么写的我们不得而知。当然也有伏笔,说香菱的身体这时已经一塌糊涂。我为什么会有犹疑,我觉得宝钗性格里有更冷的一面,她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有这样的热情,她这么做,实际上就得罪了夏金桂。以“冷香丸”做例证来看,宝钗是《红楼梦》里个性最冷的女孩子,这个“冷”是指没有任何激情,所有的问题都靠理性来分析判断,所以夏金桂才碰不到她。

可是薛姨妈还在气头上,血压一直降不下来。“薛姨妈道:‘留下他还是淘气,不如打发了他倒干净。’宝钗笑道:‘他跟着我也是一样,横竖不叫他到前头去。从此断绝了他那里,也如卖了一样。’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这边,也只得罢了。”“断绝了他那里”,有没有发现宝钗已经要跟哥哥嫂嫂断掉关系了,意思是说不该惹的就不要惹,因为没有什么好处。这是很冷的处理,薛姨妈一定不甘心,那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可宝钗已经看出夏金桂就是哥哥的克星,薛蟠注定要掉在夏金桂手中。

我们看一下香菱的结局:“自此以后,香菱果跟随宝钗去了,把前面路径一心断绝。虽然如此,终不免对月伤悲,挑灯自叹。本来怯弱,虽在薛蟠房中几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并无胎孕。今复加以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痨之症,日渐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

因为胡适已经解出了第五回里面的判词,“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他觉得香菱是被夏金桂活活折磨死的,所以这个保护就变成了疑案。可是看到下面的干血之症,也未必一定能存活,也可能就此走向死亡,只是后面再没有交代了。我想香菱的结局只是再次印证大观园的瓦解。

下面再回来看夏金桂:“那时金桂又吵闹了数次,气的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