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有另外一个美好的生命存在,你会因此变得快乐、安心。我们总觉得有情就要有事情发生,可是北静王和宝玉之间,从头到尾都没有事件发生,只是轿内轿外面对,谈一些事,北静王拿一个东西送给宝玉,彼此之间是一种淡淡的交往关系。
十四回写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写秦可卿去世时带出了一件喜事,在十六回里也透露出一点端倪:元春要回家了,要开始盖大观园。《红楼梦》的情节发展到繁华的巅峰,感伤性也越来越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红楼梦》最不可思议的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他说《红楼梦》仿佛是开满繁花的树林,里面却弥漫着感伤的雾气。这部小说奇在越写到繁华处越让你觉得伤感。我们现在明白了,那是因为曹雪芹是在被抄家之后写出的繁华,所以繁华蒙上了幻灭的感伤。
我一直希望大家能在《红楼梦》里看到文学技巧,将来读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时,可以据此来判断作者在编织上的用心与才华。《红楼梦》大概是古今中外最好的一个小说范例,你几乎很少看到一部小说能把人物写得这么生动,情节编织得如此丰富。写完王熙凤打人,紧接着写她和宝玉玩闹,以及昭儿进来汇报,笔下的人物很丰满,读起来越来越觉得有趣。这一回结尾处出现的北静王,也构成文学里非常有意味的悬疑,作者既存心要写,可又不直说,读者不知道他到底在影射什么。
粗心的读者会忽略北静王这个人物,粗心的评论者也不会评论,可是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他到底在《红楼梦》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征与暗喻,还有待我们去探索。但这个角色好像很重要,对于宝玉来讲,北静王是一个生命里面高不可攀的理想。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到了第十五回,大家对《红楼梦》的编排和结构越来越熟悉了,我希望大家能改变对《红楼梦》一个很表象的看法以为《红楼梦》是宝、黛、钗之间的三角恋爱故事。可读到第十五回,大家发现没有?宝钗和黛玉好久都没有出现了,真正的主轴是贾府的繁华生活。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主轴是第一回和第二回里提到的,曾经在灵河岸边修行的一块石头,要到人间来经历繁华。当他要下凡时,曾跟他有过很深缘分的绛珠草说,她也要下凡,下凡的目的是把这块石头曾经灌溉她的水用眼泪全部还掉。下凡的人不只是宝玉和黛玉,这个家族里面所有的人也一起下凡了。所以在太虚幻境里面说,这一干有过前世缘分的冤孽,让他们全部下凡,在人世间了了这前世的缘分。
如果用《红楼梦》的哲学来看,这一世当中你所遇见的人都是有缘分的,缘分最深的应该是夫妻、父子、母女。在第十四回结尾出场的北静王,他跟宝玉的缘分非常奇特。北静王久闻有一个衔玉而生的男孩子,他很想见这个人。宝玉也常常听人讲北静王不以王爷之尊倨傲,对人非常谦和,也很想见他。在秦可卿的丧礼中他们见过一面,见面的时候,北静王问宝玉,他诞生时含在口中的玉在哪里,宝玉就解下玉来给北静王看。他们之间只是很客套地讲了几句话,但你会感觉到北静王与宝玉之间的缘,是很不容易理解的缘分。这里是在呼应第一回和第二回提到的神话世界里的缘。
我们常常只注意到缘的深浅、缘的长短,然而,缘有时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难解难分的纠缠,就像一对亲子关系,他们本来有很深的缘,可相互总是处不好,这就是一种纠缠。有人称之为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夫妻也有这种状况,爱恨纠缠无法离开。《红楼梦》中讲的缘非常特殊,往往是我们用世俗的逻辑无法解释又无法理解的。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北静王与宝玉之间这种非常淡的缘,这种缘分可能只是彼此的擦肩而过,一生之中会在某个旅途当中偶然碰到,交谈几句,可能连姓名都不知道就分开了。然而很奇怪的是,在你的生命里,那个画面常常会再现。
我曾跟朋友讲过,在希腊克里特岛上碰到过一个中年的妇人,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