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觉得有东西是脏,有东西是好,你根本离悟道还远。《六祖坛经》里这段写得非常精彩,五祖听了此偈,就说:“你胡说!”在惠能的头上敲了三下后,背着手走了。惠能明白师父是让他在三更的时候,从后门进去找他。那天夜里,五祖就传法给惠能,把《金刚经》念给他听,并一句一句地解释,最后讲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你既要有对人世间的悲悯跟关心,又不能执着。听到这里,惠能就说我懂了。弘忍就把袈裟脱下来披在他身上,给了他一个化缘的钵。弘忍知道在所有的选举里都是有政治斗争的,神秀绝不会饶过惠能,就说:你得马上南逃,遇梅则止,否则有人会杀你。这里面当然有神话的成分,这个“梅”指的是广东的梅岭,惠能后来就在那里建立了禅宗的南宗系统,神秀是北宗的六祖。南宗就是讲顿悟,即刹那之间的领悟,现在日本的禅宗多属南宗。
宝玉那里还有“立足之境”,可黛玉加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两句,说其实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这就把宝玉给贬下去了,说他还没有达到领悟的最高境界。
宝钗听了以后说,这才是真正的彻悟。接着便讲了刚才南宗的那段故事。当然,我们知道宝玉根本没有悟,他的人生还有这么多的眷恋,这么多的不舍,这么多的执迷。
到目前为止,这么多的宗教提出了这么多领悟的结局,可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对人生的眷恋。我们非常向往领悟,也可以跑到庙里去闭关,可像我,每次下山时都特别想吃肉。人性真的很有趣,戒律和你的认知之间其实是互动的。我承认我现在还没有悟道,但我宁愿活在悟道的向往中,而不是悟道的终结。悟道的最高境界,大概是什么都不想说了。
宝玉这一次伟大的悟道过程,被几个女孩子嘲笑成这个样子,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笑。黛玉笑道:“彼时不能答,就算输了,这会子答上了也不为出奇。只是以后再不许谈禅了。连我们两个所知的所能的,你还不知不能呢,还去参禅呢。”身边有这样的好朋友真好,他们会笑笑说:“你干吗呢?你离悟道还早着呢。”有时候我们真会看到身边很多执着于参禅的人。听起来也许很矛盾,可他们真是“执着参禅”,把参禅当成了正事,其实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执着。我有时候也在想,这可能就是他的“业”,他得用这个方法去渡过难关。
“宝玉自己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此皆素不见他们能者。”他以前不知道黛玉跟宝钗也这么“禅宗”,“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宝玉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转弯,他就觉得说干吗要这样去自寻苦恼。“想毕,便笑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玩话罢了。’说着,四人仍复如旧。”大家又变成好朋友了,所以《红楼梦》里面给我们一个提醒,如果你家里有这个年龄段的小男孩、小女孩,千万不要太计较他们的情绪高低、关系好坏,一切都会很快转换,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
下面提到了《红楼梦》里最寂寞的一个人,我们常常会忘掉她,就是皇宫里的娘娘贾元春。自十六岁嫁到皇宫,她的青春就结束了,期间只回家省过一次亲,从此就永远活在那一天里了。因为太过寂寞,她常常会想办法做一些跟弟弟妹妹们建立联系的事情。眼下刚好是过年,她就想了一个游戏,做了灯谜让弟弟妹妹们猜,还说猜完了以后,每一个人也做一个灯谜让她猜。
灯谜传来了,大家来到贾母的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红纱灯”,专为灯谜而制,就是这种四个角,平头的,用红纱做的灯,上面已经贴了一个谜语,大家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就下了命令说:娘娘说的,大家猜到了不要说出来,每一个人只暗暗写在纸上,然后拿进宫去由娘娘来判定。“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便猜着了。”其实宝钗绝对比娘娘聪明,只是此时不能表现,在第一夫人面前显摆你的聪明,她一定恨死你了,宝钗太懂人情世故了。“宝玉、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