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登记、签证,才能下凡。

警幻是一个仙姑,常常出现,她永远要告诉你,你就是要经历人世间所有的爱恨,最后你才能够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她把你推入红尘,不经历这红尘,不可能“警幻”。

“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警幻仙姑了解绛珠草的不快乐,准她下凡,把这个“情”还掉。

我们自己和身边最亲近的人,有时候真是牵连不断,你也不知道那是为什么,怎么会有这样的缘分、这样的关系。

下面是林黛玉讲的话,非常动人的一段话:“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这是非常现代的小说的写法。写到人世间的深情,非常动人。你一生为几个人流过眼泪,就会懂得这部小说要写的是什么。

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黛玉永远为宝玉掉泪。宝玉爱她的时候她哭,宝玉对别人好一点她又哭,宝玉挨打她哭,宝玉被妈妈赞美,她也哭。她无所不哭,她一生的眼泪,就是要还给这一个人。别人都觉得,简直是疯了,一个小女孩整天这样哭。独独宝玉觉得他懂,他知道为什么她要这样哭。有神话里的前世深情,才有以后这人世间的“痴”。

甄士隐还在做梦,梦到进入太虚幻境,他越来越想知道,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他也想看那块通灵宝玉,一僧一道也把那块通灵宝玉给他看了。看了以后他很想多问几句。可是一僧一道大概觉得天机不可泄露,把玉抢过来就不理他了。然后,他们走过一个大的牌坊,牌坊上刻着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个人叫作甄士隐,他就是真的,后来要出场的所有的人物都是假的,贾政、贾宝玉、贾琏,都是假的。这个小说就在“真”、“假”两个字上做文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什么叫作“真”,什么叫作“假”,我们执迷不悟的常人大概就是要分真假,可是对于作者来说,经历了从繁华到幻灭,“真”跟“假”有那么大的差别吗?我们常常把生命里面最假的当成真的,而把生命里最真的当成最假的。

权力、财富、情爱,在执迷不悟的时候,都是真的;经历过了以后,可能都是假的。

“无为有处有还无”,“有”和“无”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老子常常提醒,一个杯子空、无,才可以装水。如果这个杯子没有空,根本不能装水。这是提醒“空”跟“无”的重要性。房间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就因为它的空。

这副对联会一直出现。这部小说围绕两个家族的故事发展,一个是甄家,一个是贾家。所以甄士隐之外有一个叫作贾雨村。在第一回里,是用贾雨村和甄士隐来对比。真事隐去了,而“贾雨”是假的语言,“村言”就是街谈巷议小说之流。

小说里面有一个甄家,有一个贾家,有一个叫作贾宝玉,有一个叫甄宝玉。一直是两个,一“真”一“假”。

云门舞集编的《红楼梦》,舞台上是有两个宝玉的,一个甄宝玉,一个贾宝玉,是两个身体。我们每一个人,其实生命里可能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在人世间跟大家做朋友,去读书、考试、做官的“我”;一个是永远隐藏在自己内心真正的“我”。这是《红楼梦》中非常现代的写法。

甄士隐做了梦以后,他要开悟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是点醒,就像我们在庙里面抽出的那支签。甄士隐醒过来这一段写得惊人。他刚开始是在做梦,在梦里听到关于林黛玉、贾宝玉前世的故事。一僧一道走过牌坊,他也想过去,可是他的人生还没有到领悟的阶段,他过不去,所以“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像大地震一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对半。”在梦里面山崩地陷,但是他醒过来后,看到院子的芭蕉和阳光,刚才梦的世界跟现在现实的世界交叠在一起。这是文学里惊人的转折。一下就转过来了,转过来以后他看到了什么?奶妈抱着他的女儿过来。这个女儿叫作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