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贾化,其实就是用假的语言来讲人间的故事。这两个人是对比,甄士隐从一个有钱的家族,到女儿被拐,家族没落。贾雨村是一个非常穷的人,寄住在庙内的,碰到了甄士隐,甄士隐有一点惜才,想帮助他。这个时候,《红楼梦》写到了贾雨村跟前面讲到的娇杏丫头的故事。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环,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朗,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得呆了。那甄家丫环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宽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权腮”就是颧骨很高的意思。这个描述这么长,表示丫头看了蛮久,颧骨看到了,眼睛眉毛也都看到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时代,大部分女人看到男人就躲起来了,可是她看得如此仔细,可见这个丫头应当算是比较直接大胆的。“心下乃想:‘这人生得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缕,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无甚机会’。”

“如此想,不免又回头两次”,这完全不合做丫头的规矩了。这就是两个人的缘分。“雨村见他回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便狂喜不禁”,这个女孩多看他几次,他就觉得一定是对自己有意思。这个时候贾雨村非常落魄,是最穷困的时候,他“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也”。大概平常发达的时候,不会觉得女孩多看他几眼能怎么样,而在落难之时,便立刻觉得这个女孩子慧眼识英雄。“一时小童进来,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雨村就走了。

刚好到了中秋,贾雨村看到月亮,就写了一首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贾雨村在写他的抱负没有施展,也在写跟这个丫头之间的感觉。“蟾光”,就是月光,好像直接照到了她的楼上。写完以后,诗意未尽,便又高声吟出两句:“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里用了两个典故。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果你是一块玉,是标一个价来卖,还是觉得自己是无价之宝,不肯卖。孔子说,玉在柜子里,遇到真正能出好价钱的人我才卖,不是要一辈子做隐士。贾雨村觉得自己是一块美玉,怀才不遇,可是他要求到善价。有真正赏识他的人,他是要做官的。作者不喜欢儒家,在这部小说里,贾雨村是一个很能攀援的人,只要有钱有势的地方他都要去跑,这里用的是儒家的典故。这是“玉在匵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传说,有一个仙女送给汉武帝一个发钗,他把钗放在奁内。女孩子放花粉、胭脂的盒子叫作奁。隔了两代以后,汉武帝的孙子另外一个皇帝打开盒子,钗不见了,化成一只白燕飞走了。“钗于奁内待时飞”,是说等到时机来的时候,钗要变成仙鸟飞走。这里雨村是在讲自己的志愿。

古人常常用诗来表达意愿、传达心情,我们叫作“诗言志”,诗是传达心里的志愿的。贾雨村吟诗时,刚好甄士隐走进来,他说:“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他知道这两句诗里藏有很多心事,自比是一块怀才不遇的玉,是一支等待要高飞的钗。雨村当然谦虚,说这“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他又问甄士隐:“老先生何兴?”甄士隐说,今天中秋,刚好是团圆节,想到贾雨村寄住在庙里面,没有家,要不要到家里来喝一点酒?贾雨村被邀去喝酒。酒后两个人高兴起来,带着七八分酒意,贾雨村又讲诗、写诗了。贾雨村这一天特别高兴,喝了酒一直作诗,也在透露他内心希望的东西。他要进京赶考,没有路费,甄士隐也听懂了。

贾雨村说:“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首诗是讲月亮,但其中暗含自己要出头。常年潦倒落难,穷困到寄住在庙里,可是今天时运要来了。“时逢三五便团圆”,时运来的时候,就会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讲月光之美。“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