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就笑着说:“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是什么《负荆请罪》。”宝钗永远是话里有话,宝玉得罪了黛玉,又跟黛玉去赔不是,所以一句话未了,宝玉、黛玉就早把脸羞红了。这是很尴尬的场面,三个人都有心事,旁人都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可是王熙凤看到这三个人脸都红红的,说话怪怪的,马上就悟出了其中的机关,“便也笑着问人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众人不解其意,便说道:‘没有吃生姜。’风姐故意用手摸着腮,诧异道:‘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凤姐根本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那些典故她全不懂,但凤姐的厉害在于她的本能跟直觉,一看就知道三个人有问题了。“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还是有节制的,也觉得不应该再去挖苦她,就一笑收住了,“别人再总未解得他四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

宝钗、凤姐走了,林黛玉就笑着跟宝玉说:你也知道厉害了,你以为“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宝玉因为宝钗多了心,自己没趣,又见林黛玉来问他,越发没好气起来,想要说两句,又害怕林黛玉多心,说不得,忍着气,无精打采一直走出来。

下面是写得非常好的一段散文:“目今盛暑之际,又值早饭已过,各处主仆人等多半都因日长神倦,宝玉背着手,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宝玉特别无聊,背着手在大观园里绕来绕去,想找人聊天,可到处都悄无声息。他本来想找王熙凤,到了凤姐院前,“只见院门掩着”。注意,“掩”不是关着,他知道凤姐素日的规矩,每到天气热的时候,午间要歇两个小时,进去不便,所以就进了角门,来到王夫人上房。只见几个丫头,手里拿着针线,却都在打盹儿。这是很漂亮的画面,几个丫头都在做针线,可因为天气太热了,大家忍不住都在打盹儿。

“王夫人在里间凉榻上睡着,金钏儿坐在旁边捶腿,也乜斜着眼乱恍。宝玉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上带的坠子一拨。”注意这个小动作,一个丫头戴着金耳环,底下有个翡翠的坠儿,这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就跑过去轻轻地碰了一下,这是很肉体的接触。你肯定不会随便去碰你家菲佣的耳环,可因为大家都把宝玉当小孩子看,他也觉得自己是小孩子,所以才会做这种事。有趣的是,这件事发生在妈妈的睡榻旁,在这里,母亲代表着一种礼教。

“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因为夫人在睡觉,那么近的距离不方便说话,所以只能摆摆手,“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宝玉对黛玉的情很深,可是这并不影响他觉得每个女孩子都美,《红楼梦》最容易误会的是大家觉得宝玉怎么那么不专一?这个也喜欢,那个也喜欢,可是大家要记住,像“我五脏都碎了”这种话,宝玉是绝对不会对别的人说的,他的感情层次很分明。这个时候他就是有点儿顽皮,想逗逗金钏儿,可他还是有点怕妈妈,看老妈好像真的睡着了,“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宝玉的皮带上总是挂着好多小荷包,里面放些槟榔、散香、鼻烟壶什么的,香雪润津丹是夏天提神润喉的,比较清凉。

“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用嘴唇把一个东西夹住叫“噙”,《红楼梦》的用词既考究又漂亮,描写到位、独特,这完全是在调情,可又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色情。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地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宝玉每次看到自己喜欢的丫头,都这么说。金钏儿不回答,宝玉又说,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

“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话语难道也不明白?’”这句话是歇后语,女人头上的金簪掉在井里,迟早还是能找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