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夫人一听这个话,就赶快说:“我的儿,你有话只管说,近来我因听见众人背前背后都夸你,我只说你不过是在宝玉身上留心,或是诸人跟前和气,这些小意思好。所以将你和老姨娘一体行事。谁知你方才和我说的话全是大道理,正和我的心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这段话的微妙之处,通常母亲对儿子身边的女性是排斥的,这其中有很奇特的性别因素。所以大家都说袭人好,很关心宝玉,可在王夫人眼中,这个分寸很难拿捏。
大家记不记得第六回,袭人跟宝玉已经上床了,可是王夫人并不知道,但她大概也会怀疑袭人是不是已经逾越了丫头的身份,甚至猜疑这个丫头这么用心关心宝玉,是不是有非分的念头,如果有,这个做母亲的肯定要排斥她。可是今天她讲的话很大方,一心只为宝玉好,希望宝玉将来可以读书做官,在社会上功成名就。王夫人觉得这太棒了,跟我想的完全一样。袭人身上丝毫没有狐狸精的成分,没有肉体欲望。所以我觉得这里有很微妙的“母亲心理学”,王夫人一直在注意宝玉身边的这些丫头到底在搞什么。袭人比较像宝钗,处理事情比较理性;晴雯的个性就比较像黛玉,情感很直接,最后都是悲剧收场。可我们知道晴雯从头到尾跟宝玉干干净净,真正和宝玉上床的是袭人。所以作者很有趣,让你看到一清如水的晴雯含冤而死,而真正有问题的袭人却讲话一派大方,深得王夫人的信任。
袭人就说:“我也没有什么别的说。我只想着讨太太一个示下。”就是说希望太太能够指示一下,“怎么变个法儿”,不要太过直接,最好能找个其他理由,“以后竟还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就好了”。有没有发现她吞吞吐吐的没有直接讲原因。王夫人听了,大吃一惊,赶快拉着袭人的手说:“宝玉难道和谁作怪了不成?”注意这里母亲的小心跟防范,“作怪”的意思很多,我想多半指的是“性”,妈妈忽然意识到这个男孩长大了。
袭人赶快回答说:“太太别多心,并没有这话。不过是我的小见识。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就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玩在一堆了,应该稍微有一点界限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像大家子的事。”注意一下,袭人讲话非常小心,她从头至尾都没用一个粗鲁的字眼,可又很迫切地提醒王夫人应该要有点防备。她说你们是有头有脸、有教养的人家,怎么能让男孩、女孩都长到这么大了还挤在一堆?“俗语说的‘没事常说有事’,世上多少无头脑的事,多半因为无心中做出,有心人看见,当作有心事,反说坏了。只是预先不防着,断然不好。”又特别解释说:“二爷素日性格,太太是知道的,他又偏好在我们队里闹,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生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意思大家本来就应该保护宝玉,让他的名声能维持好,所以叫“直过”。“设若叫人哼出一声‘不’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为了表白她对主人的忠心,竟然用到这么重的字眼,如果宝玉的绯闻什么的被杂志、报纸登出来,那我们就粉身碎骨也都是平常小事,“但后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人在年轻的时候,跟什么人混过、干过什么丑事都留在档案里,有一天被人挖出来,一世英名便毁于一旦了。袭人真是个周到的丫头,她真的已经准备照顾宝玉一辈子了,觉得一定得把宝玉当下的品行和未来声名处理好,所以她肯定得到了王夫人的最大欢心。
“二则太太也难见老爷。”这个丫头竟然出口成章:“俗语又说:‘君子防未然’,不如这会子防避的为是。太太事情多,一时固然想不到。我们想不到则可,既想到了,若不回明太太,罪越重了。”她在解释为什么我今天敢斗胆把这些说出来。“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丫头,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