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浑着”是说不明确是丫头还是妾,身份先模糊着。

下面我们就看到凤姐的厉害了。“说毕,半日,凤姐见无话,便转身出来。”她刚在王夫人那边被质问是不是克扣了公款,虽然王夫人并没有讲得那么直接,但显然作为管家的人,这是比较严重的事。

“刚至廊檐上,只见有几个执事的媳妇子正等他回事。”大概因为她跟王夫人谈了很久,所以有很多人都在等着向她禀报事情,可见凤姐一直很忙。“见他出来,都笑道:‘奶奶今儿回什么事,这半天?可是要热着。’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踏着那角门的门槛子。”很多人在吵架以前都要挽挽袖子,这个肢体语言很生动传神。凤姐在贾母、王夫人面前当然不会这个样子,可是现在,她摆出的完全是一副要骂人的架势。而且还一定要在门口骂,让大家全能听到。她不想直接讲给赵姨娘听,而是存心让人传给她。

凤姐笑着说:“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很可惜,很多《红楼梦》的电影、电视里没有拍过这个场景,它绝对是王熙凤很精彩的一场戏。凤姐道:“你们说我回了这半日的话,太太把二百年头里的事都想起来问我,难道我不说罢。”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样刻毒事了。”意思是你们觉得我刻薄、毒辣,说我克扣月钱,那我以后可真要干些刻毒的事给你们看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他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这些话我们在如今的日常生活里也会听到,“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这些语言都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别作他娘的春梦了!”意思是说你别以为告了我就能多拿钱了,将来我要克扣得更厉害。现在还有王夫人、贾母在那边挡着,有一天我真当家了,你赵姨娘将死无葬身之地。

凤姐的这些话讲得非常狠。当然,作为一个管理者,她有她的精明之处,大家也认为她把一个这么复杂的大家族管理得很好。可因为贾母宠她,王夫人宠她,什么事都交给她办,她其实也蛮仗势欺人的。她从来没有注意到赵姨娘是这种家族里最卑微的角色,她每个月拿那么一点点钱,日子过得很不容易,好东西都到不了她的手上。有一次马道婆到赵姨娘家想占一点便宜,说有没有绣花剩下来的碎布料,我回去做鞋子。结果赵姨娘说,好东西哪里会到我房里来?这就透露出贾家有很多不公平。好多东西在有些房里被糟蹋得一塌糊涂,可是赵姨娘竟然连一块像样的布料都没有。王熙凤对这些卑微者是非常狠毒的。这个时候,赵姨娘当然一句话都不敢回,因为她得罪不起王熙凤。《红楼梦》里一直在讲因果,这也是王熙凤后来下场悲惨的因缘之一。

她说:“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咱们了。”刚才王熙凤在王夫人面前作了很多解释,说不关她的事,是上面决定要裁的,但现在看来这事儿还真跟她有关系。她说:“也不想一想是奴儿,也配使两三个丫头!”意思是你本来就是个奴才,哪里配用两三个丫头,扣你的钱,还敢怪我!这里面全都是等级观念,王熙凤身上丝毫没有宝玉那种回归原点的对人的同情。

凤姐的话简直像刀子在拉人。当然,我们也都觉得赵姨娘很蠢,常常不知身份地自取其辱,可是,这一骂已经不止是赵姨娘的问题,还牵扯到贾环和探春。自己的母亲被人这样骂,做儿女的心里肯定不好受。王熙凤从来就没考虑过她这一骂,侮辱了多少人。这个女孩子太厉害了,从小在养尊处优的环境里长大,根本体贴不到别人的苦处,总是得理不饶人,她身上常有让人不忍心读下去的部分。凤姐“一面骂,一面方走了,自去挑人回贾母话去,不在话下”。

《红楼梦》在谈完很现实的部分以后,总是会转到宝玉、黛玉、宝钗等人的青春王国里。仿佛看看这些十几岁的孩子总是说着天真烂漫的话,人世间会因此变得比较好一点。